肌强直是指肌肉收缩后松弛延迟,可导致肌肉僵硬。
先天性肌强直有两种形式,汤姆森病和贝克尔病,两者都涉及相同的基因 CLCN1。
Thomsen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症状从婴儿期到2至3岁开始显现。Becker病更常见,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年龄较晚,为4至12岁,且往往比Thomsen病更为严重。
先天性肌强直不应与先天性肌强直性营养不良混淆,后者是另一种独立的疾病。
先天性肌强直的症状和体征
在患有先天性肌强直的儿童中,肌肉收缩后松弛延迟,可导致肌肉僵硬。父母描述他们的孩子存在肌无力、笨拙或僵硬等症状。强直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但不会消失,并且在休息一段时间后最为明显。由于持续的肌肉活动,患者通常会出现骨骼肌肥大,增加的肌肉体积使他们具有“运动型”外观。
Thomsen病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发病,始于上肢和面部;而Becker病在儿童期较晚发病,始于下肢,且肌肉肥大更明显。
Thomsen病无肌无力,但Becker病在长时间休息后会出现短暂无力,有时伴随进行性无力。
先天性肌强直的诊断
肌电图(EMG)
肌肉活检
遗传分析
经常进行肌电图检查,有时还会进行肌肉活检。
遗传分析可以揭示导致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两种形式的基因异常。
先天性肌强直的治疗
物理治疗和康复
降低强直的膜稳定药物
先天性肌强直的治疗一般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
膜稳定药物可用于减少肌肉僵硬和其他与肌强直相关的症状。美西律的益处最多,但其他药物包括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和苯妥英。
更多信息
以下英语资源可能会有用。请注意,本手册对这些资源的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Muscular Dystrophy Association: Information on research,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support for patients living with myotonia congenita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regarding myotonia congenita, including standard and investigational therapies and links to related top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