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都可能出现不按医嘱用药的情况(另参见药物治疗依从性),其原因包括:
费用
痛苦或不便于管理
需要频繁服药,治疗方案复杂或两者兼而有之
但是,许多独特的因素导致儿童依从性差。
儿童<6岁以下可能有吞服药片的困难,并且更可能抗拒服用味道不好的药物,特别是一些液体药物(如克林霉素)。
年长儿童常抗拒需中断课程或活动,或使其显得与同龄人不同的药物或疗法(如胰岛素、定量吸入剂)。
青少年会通过不服药来表达他们的叛逆和向父母寻求个人独立。他们还可能漏服一剂药而未出现任何直接的不良反应,进而错误地认为他们不需要使用处方药。这可能导致更多漏服和依从性下降。青少年想要像他们的朋友一样,属于并融入他们的同龄人群体。患有慢性病可能标志着他们与同龄人不同,他们通常不遵医嘱,这样他们就不会被朋友视为与众不同。
父母/监护人可能仅部分记住或理解用药的理由和说明,而且他们的工作安排可能使他们无法按时给孩子服用预定剂量的药物。有些人一开始尝试民间疗法或草药治疗。有些人的收入有限,不得不优先把钱花在其他地方如食物;其他人可能有特定的信仰和态度阻止他们给儿童服用药物。在学校、夏令营和/或其他非家庭场所管理药物的障碍包括:学校护士或其他授权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不一;关于学生持有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的规定;家长与学校或夏令营工作人员之间缺乏关于药物需求的明确沟通;以及普遍缺乏应急准备方案。
为了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不依从性,医生开药时,可以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确定患者和父母/护理人员是否同意诊断,是否认为诊断很严重,是否相信治疗会奏效。
纠正误解,引导患者和护理人员寻找可靠的信息来源。
确定依从性的激励因素。
以患者和护理人员能够复习和理解的语言提供书面和口头指导。
尽早给家庭随访电话回答遗留的问题。
评估进展情况,并提醒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随访。
随访时检查药瓶来确认服用的药量。
教育患者和护理人员如何记录每日症状或药物日记。
确保给药方案安全有效,同时考虑给药频率和剂型因素。
青少年尤其需要感受到对自身疾病与治疗的掌控感,应鼓励他们自由沟通,并在可能范围内尽可能承担自身治疗的责任,以避免治疗不依从现象的发生。
尽可能简化治疗方案(如在保持疗效的同时同步多种药物并减少每日剂量次数),并与患者及照顾者的日程安排相匹配。 对治疗计划中的关键之处应加以强调(如抗生素需用足疗程)。 如果还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例如,饮食或锻炼),应在多次就诊中逐步引入此类改变,并应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以免使患者或护理人员不堪重负。成功实现一个目标应该用赞美来加强,然后才应该添加下一个目标。
对于需要昂贵长期治疗方案的患者,美国有一份药品患者援助计划清单可在急需药品网站处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