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是指鼻腔出血,可能源于前部或后部。无法通过指压(即由临床医生或护理人员按压鼻外壁至少10分钟,通常更久)控制的鼻出血需要立即进行进一步处理。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若无法获得商用鼻夹治疗鼻出血,可用压舌板制作临时鼻夹来控制出血。
临时鼻夹治疗前鼻出血的适应症
前部可见明确出血点
指压鼻腔压迫法未能止住鼻出血
缺乏商用鼻夹
临时鼻夹治疗前鼻出血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
未能看到出血源
此程序仅应在初次体格检查时能清楚看到出血部位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出血持续且能清晰看到出血点,下一步可尝试前部烧灼术。如果怀疑是后部出血,或有面部或颅底创伤史,建议紧急专科会诊。
相对禁忌证
鼻中隔严重偏向出血侧
临时鼻夹治疗前鼻出血的并发症
鼻中隔和侧壁软骨的机械性损伤
压迫性坏死
移除止血夹后再次出血
临时鼻夹治疗前鼻出血的设备
手套,口罩和工作服
病人着罩衣或铺巾
吸引源及带有手控调节功能的多种规格 Frazier 吸引头,用于控制吸引力度。
无菌纱布海绵
呕吐盆
带头枕或耳鼻喉 (ENT) 专家椅
光源及可调窄光束头灯
鼻窥器
压舌板
局部麻醉剂/血管收缩剂混合物(例如,4% 可卡因、1% 丁卡因或 4% 利多卡因加 0.5% 羟甲唑啉)或单独的局部血管收缩剂(例如,0.5% 羟甲唑啉喷雾剂)
棉签或纱布
临时鼻夹治疗前鼻出血的其他注意事项
询问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
若患者出现出血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或存在严重或反复性鼻出血,应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BC)、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检查。
临时鼻夹治疗前鼻衄的相关解剖学
供应前鼻中隔的粘膜下血管丛是前鼻衄最常见的部位。该血管丛由筛前动脉、蝶腭动脉、腭大动脉及上唇动脉鼻中隔支的分支构成。
使用临时鼻夹治疗前鼻出血的定位
患者应以嗅探姿势坐直,头部伸展,最好坐在耳鼻喉科专家的椅子上。应支撑患者的枕骨以防止突然向后移动。理想情况下,患者的鼻子应与医生的眼睛齐平。
患者应握住呕吐盆以收集任何持续的出血或呕吐物(例如,吞咽的血液)。
临时鼻夹治疗前鼻出血的分步操作说明
让患者轻轻擤鼻涕以清除血块。或者,小心地吸出鼻腔通道。
插入鼻窥器,食指靠在患者的鼻子上,把手与地板平行(使刀片垂直打开)。
轻轻打开窥器,使用明亮的头灯或定向光源检查鼻子,这样允许临床医生在检查时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操作吸引器或其他器械。
使用弗雷泽吸头清除任何遮挡视线的血液和血块。
检查前鼻中隔血管丛区域是否有血液流出,并观察鼻腔后部是否有血液流出。
应用局部血管收缩/麻醉混合剂:将约3 mL 4%的可卡因溶液或含有羟甲唑啉的4%利多卡因溶液置于小药杯中,用该溶液浸透2或3个棉片,然后垂直堆叠并插入鼻腔。或者,喷入局部血管收缩剂(如羟甲唑啉),然后将仅含局部麻醉剂的棉片放入鼻腔。
将外用药物留在原位 10 至 15 分钟以停止或减少出血、提供麻醉并减少粘膜肿胀。
获取四根压舌板和一些胶带。取两根压舌板,将其中一根平行放置于另一根之上。对另外两个压舌板重复此步骤。
接下来,将两个配对好的压舌板以一个小间隙(大约鼻梁宽度)放置。用胶带在中间将压舌板固定在一起,确保压舌板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完成的夹子必须制成楔形或V形。
将临时夹子放置在鼻梁上,确保压舌板对鼻子两侧施加轻微压力,将鼻翼压向鼻中隔(形成倒V形)。
将夹子留在原位至少15分钟,然后重新检查以确定出血是否已停止。
Copyright © 2023 Merck & Co., Inc., Rahway, NJ, USA and its affiliates.All rights reserved.
临时鼻夹治疗前鼻出血的术后护理
建议患者在治疗鼻衄后 4 天内不要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使用自制鼻夹治疗前鼻出血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请勿横向打开鼻窥器或在无支撑的情况下使用。(将拿着窥器的手的一根手指支撑在患者的脸颊或鼻子上。)
临时夹子可能无法对出血部位施加足够或一致的压力,可能无法有效控制鼻出血。
夹子可能很容易脱落,尤其是如果未正确固定。
必须提醒患者检查压力性坏死的体征和症状(例如疼痛、红斑/紫癜或焦痂形成)。
用临时鼻夹治疗前鼻出血的技巧和窍门
将病人的椅子抬高到眼睛的高度,比弯腰对医生的背部压力更小。
忠告患者,如果再次出血,应不间断地捏住鼻孔 20 分钟。在捏鼻孔之前使用羟甲唑啉鼻喷雾剂可能有助于控制出血。如果这不能止血或大量出血,患者应返回急诊室。
为防止脱落,将夹子置于鼻部下缘,使绑带末端在上表面朝远离眼睛的方向,或呈30-45度角(朝远离面部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