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病是由Actinomyces israelii (以色列放线菌)及其他菌种的Actinomyces(放线菌属)引起的一种慢性局部或血源性厌氧菌感染。表现为局部脓肿伴多个引流窦道形成,结核样肺炎以及轻度全身症状。诊断主要是靠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鉴定。 治疗主要是长程抗生素治疗和手术。
(参见厌氧菌概述。)
致病微生物Actinomyces属(最常见的是A. israelii),多共生于人体牙龈、扁桃体和牙齿上,也可能存在于肠道和阴道内。不过,即便不是大多数,也有许多感染是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病灶处经常可培养出其他细菌(口腔厌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Aggregatibacter(伴放线聚集杆菌)[先前称为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伴放线放线杆菌)、肠杆菌目[先前称为肠杆菌科])。
放线菌感染常发生于成年男性,并且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其中在颈面部(肿块状颌),牙周病是最常见的进入途径。
肺部主要是由口腔分泌物吸入导致;
腹腔多是由憩室破溃、阑尾穿孔或外伤引起;
子宫型(放线菌病):这种局部盆腔型放线菌病是某些类型宫内节育器(IUD)的并发症之一。
全身型,很少见,感染可由原发病灶播散导致,推测可通过血行播散引起。
放线菌病的症状和体征
放线菌感染的典型表现为多发性、小的融合脓肿灶,表面有硬结,伴周围肉芽组织生成。病灶容易破溃形成窦道,窦口溢脓性液体,表面有硫磺颗粒生成(这些颗粒呈环形或球形,淡黄色,直径多小于≤1毫米)。硫磺颗粒不含硫,因其黄色外观而得名;它们由缠结的Actinomyces(放线菌)的分枝菌丝组成。病灶可以蔓延至邻近组织,但很少侵入血液引起血性感染。
颈面部形式通常开始时为口腔黏膜下或颈部皮肤的小而扁平的硬性肿胀,伴有或不伴有疼痛,或表现为颌骨骨膜下肿胀。之后肿块逐渐变软,形成窦道或瘘管,溢出硫磺颗粒。颊部、舌、咽部、唾液腺、颅骨、脑膜以及颅内都可能被累及,但通常是由感染灶直接扩散导致。
腹部感染,肠道(常为盲肠与阑尾)及腹腔受感染。典型表现为腹痛、发热、呕吐、腹泻或便秘、消瘦等,腹部可出现一个或者数个包块,并引起部分性肠梗阻表现。引流窦道和肠瘘可能形成并延伸至外腹壁。
在局限性盆腔型:使用IUD的患者有阴道分泌物和盆腔或下腹部疼痛。
胸部感染肺内感染的表现类似结核(TB)。广泛累及后出现胸痛、发热、咳嗽、咳痰,可能发生胸壁穿孔,并形成慢性引流窦道。
全身型:病灶可随血液蔓延至皮肤、椎体、颅内、肝脏、肾脏、输尿管,女性患者可能累及盆腔。 各种临床表现,如背痛、头痛、腹痛等,表现与累及部位相关。
放线菌病的诊断
显微镜检查
培养
临床怀疑放线菌病可通过显微镜检查和培养痰液(最好通过内镜获取)、脓液或活检标本来鉴定A. israelii(以色列放线菌)或其他Actinomyces(放线菌)菌种而得到确诊。 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腹部或胸部CT)可根据临床表现进行选择。
在脓液或组织中,微生物以独特的硫磺颗粒形式存在,或以缠结的分支和无分支波浪状细菌丝、脓细胞和碎片的形式存在,周围环绕着放射状、棒状、透明和折射性细丝,这些细丝在组织切片中苏木精-伊红染色呈阳性,但革兰染色也呈阳性。当怀疑是放线菌病时应通知实验室,因为需要特殊的操作流程来分离和鉴定这些微生物。
任何部位的病灶都可能被误认为是恶性肿瘤。肺部病变需与结核和肿瘤相鉴别;腹部病变多位于回盲部,因此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除非在剖腹手术中或腹壁出现引流窦道。
放线菌病的治疗
大剂量青霉素
大多数放线菌感染的患者对抗生素有效,但治疗效果往往较慢,原因在于广泛的组织硬结以及病变处血供相对较差。因此,治疗一般需持续8周,有时甚至需延长至≥1年,直至症状和体征缓解。
大剂量青霉素G(例如,300-500万单位静脉注射,每6小时一次)通常有效。2~6周后可换用青霉素V 1g 口服,一天4次。口服四环素500mg,每6小时一次,或多西环素 100mg 每12小时一次,可替代青霉素。米诺环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也可用于治疗。抗生素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扩大范围以覆盖从病变中培养出的其他病原体。
与宫内节育器相关的盆腔放线菌病的治疗也涉及取出宫内节育器。广泛的盆腔疾病可能需要引流腹腔内脓肿,有时需要行子宫切除术和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另外,有报道显示高压氧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可能需要进行广泛和重复的手术。小的脓肿可抽吸,大的需引流,瘘管需手术切除。
放线菌病的预后
放线菌病病情进展比较缓慢。预后与早期诊断直接相关,颈面部型预后最好,胸部型、腹部型和全身型预后逐渐变差,特别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
关键点
放线菌病通常累及多个小脓肿,且互相经窦道相联,可见脓性分泌物渗出。
感染通常发生于面颈部、肺部或腹腔和盆腔器官。
显微镜下,Actinomyces(放线菌)表现为特征性的“硫磺”颗粒(圆形或球形颗粒,通常呈黄色,直径为≤1mm)或分支与无分支的波状菌菌丝缠结形成的团块。
大剂量青霉素通常是有效的,但必须长期使用(8周〜1年)。
可能需要外科引流脓肿和瘘管切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