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可根据其对氧气的需求和耐受程度进行分类:
兼性厌氧菌:有O2及无O2均可生长;
微需氧菌:需要低氧浓度(通常为2%至10%),许多还需要高二氧化碳浓度(如10%);在厌氧条件下生长非常缓慢。
专性厌氧菌:无法进行有氧代谢,但对氧气耐受程度不一。
专性厌氧菌可在低氧化还原电位(例如,坏死的、无血供组织)部位复制和增殖。氧气对其有毒性。 专性厌氧菌可根据其氧耐受程度进行分类:
严格:仅耐受≤ 0.5% 氧气
中度:耐氧量2%-8%
耐氧性厌氧菌:可在有限的时间耐受空气中的氧气
通常导致感染的专性厌氧菌可以耐受大气中的氧气至少8小时,通常最长可达72小时。
专性厌氧菌是粘膜上正常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口腔(牙龈、牙源性和咽部)、下消化道(GI)和阴道;当正常的粘膜屏障破裂时,这些厌氧菌会引起疾病。
革兰阴性厌氧菌及其引起的部分感染包括
Bacteroides类杆菌(最常见):主要引起腹腔内感染;
Fusobacterium梭状菌:主要引起脓肿、伤口感染、肺部及颅内感染;
Porphyromonas卟啉单胞菌属:主要引起肺炎和牙周炎;
Prevotella(普雷沃菌属):腹腔内、口腔、妇科和软组织感染
革兰阳性厌氧菌及其引起的感染:
Actinomyces(放线菌属):头部、颈部、腹部、骨部、盆腔感染和吸入性肺炎(放线菌病)
梭状芽胞杆菌: 腹腔内感染(例如,梭菌坏死性小肠炎)、软组织感染和由C. perfringens(产气芽孢杆菌)引起的气性坏疽;由C. perfringens(产气芽孢杆菌)A型引起的食物中毒;由C. botulinum(肉毒杆菌)引起的肉毒中毒和婴儿肉毒中毒;由C. tetani(破伤风杆菌)引起的破伤风;以及艰难梭菌(前称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结肠炎和腹泻(假膜性结肠炎)
消化链球菌属 和 芬戈尔德菌属 (以前称为大消化链球菌): 口腔、呼吸道、骨关节、软组织和腹腔内感染
Cutibacterium(丙酸杆菌属)(旧称Propionibacterium(丙酸菌属):)异物感染(如脑脊液分流术、人工关节或心脏装置);寻常痤疮
厌氧菌感染通常表现为化脓性感染,引起脓肿形成和组织坏死,部分情况下可出现败血症相关血栓性静脉炎、气体行成或两者同时出现。很多厌氧菌可以产生破坏组织的酶,以及一些已知毒性最强的麻痹性毒素(例如,C. botulinum(肉毒杆菌)和C. tetani(破伤风梭菌)神经毒素)。
通常,多种厌氧菌存在于感染的组织中; 通常也存在需氧菌(混合厌氧菌感染)。
判断厌氧菌感染的依据有:
革兰染色或培养可见多种细菌生长
革兰氏染色可见细菌,但需氧培养物无菌
感染部位有气体产生
感染部位恶臭味
感染组织坏死
感染部位靠近正常厌氧菌群定植的黏膜处
检测
厌氧菌培养标本一般需从正常无菌部位通过吸取或活检获取。获取后立即送往化验室,而且运送过程中还需提供含有CO2、氢气及氮气的无氧气体环境。拭子最好在厌氧灭菌的半固体介质中运输,例如 Cary-Blair 运输介质的厌氧预还原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