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menolepis nana微小膜壳绦虫,是一种微小的小肠绦虫,是最常见的人类绦虫之一;生命周期不需要中间宿主。用吡喹酮或氯硝柳胺治疗感染。
H. nana短膜壳绦虫长度仅为15~40mm。它与其他绦虫不同,因为它只需要一个宿主,但也可以在两个宿主之间循环。该虫的幼虫仅仅在肠壁移行,而且生存期相对较短(4~6周)。
H. nana短膜壳绦虫较常见于那些生活贫困而且卫生条件很差的人群中,尤其是儿童、在有蚤类存在的情况下。
H. nana短膜壳绦虫有3种感染模式:
- 间接循环模式,包括两种宿主:啮齿类动物为主要的终宿主,仓储甲虫、蚤类或其他以污染的啮齿类动物的粪便为食的昆虫则作为中间宿主;人类通过误食有虫寄生的昆虫而感染。 
- 人-人、口-肛循环模式:虫卵自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或在单个宿主体外再循环。 
- 内源性自体感染:虫卵在肠道内孵化并在不离开宿主的情况下产生第二代感染。自身感染可导致大量蠕虫和症状。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感染通常无症状,但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痉挛性腹痛、腹泻、厌食、肛门瘙痒症和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微小膜虫感染偶被误诊为蛲虫感染。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的诊断
- 显微镜检查粪便里的虫卵及节片。 
诊断主要通过在粪便标本中找到虫卵来确立。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的治疗
- 吡喹酮 
- 或者硝唑尼特,或氯硝柳胺(美国尚无) 
H. nana(微小膜虫)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 吡喹酮25mg/kg一次口服 
替代药物包括硝唑尼特和氯硝柳胺(美国尚无)。
硝唑尼特的使用剂量为
- 11岁以上患者:500 mg口服,一天2次,疗程3日 
- 4~11岁的患儿:200mg口服,一日2次,疗程3日 
- 1~4岁患儿:100mg 口服,一日2次,疗程3日 
氯硝柳胺的使用剂量为
- 成人:2g口服,每日1次,连服7日。 
- 34kg以上患儿:第1天单剂量1.5g,之后每天1次,每次1g,口服,继续治疗6天 
- 11-34kg患儿:第1天单剂量1g,之后每天1次,每次500mg,口服,继续治疗6天 
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应重复检测粪便样本,以验证治愈情况。
也可以参见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寄生虫-膜壳绦虫病(也称为微小膜壳绦虫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