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病毒通常引起局部的慢性感染。 本病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可自体接种,也可以通过污染物(如毛巾、沐浴海绵)和洗澡水播散。 成人主要通过与感染人群的密切皮肤接触(如性接触、摔跤)而被传染。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例如,由于HIV/晚期HIV、皮质类固醇使用或化疗)可能会发展成更广泛的感染(1, 2)。
传染性软疣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参考文献
1.Meza-Romero R, Navarrete-Dechent C, Downey C.Molluscum contagiosum: An update and review of new perspectives in et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12:373–381, 2019.doi: 10.2147/CCID.S187224
2.Edwards S, Boffa MJ, Janier M, et al.2020 European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genital molluscum contagiosum.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35(1):17–26, 2021.doi: 10.1111/jdv.16856
传染性软疣的症状和体征
除了掌跖皮肤,传染性软疣皮损可发生在体表任何部位。皮损为簇集分布的半球形、光滑的粉色丘疹,呈蜡样或珍珠样光泽,伴有脐凹,直径通常2至5毫米。儿童皮损好发于面部、躯干和四肢,成人则多见于耻骨部、阴茎和外阴部。后者表明病因可能是性传播的。尤其在HIV感染和其他免疫缺陷患者中,皮损直径可大到10~15mm。
皮损通常不痛不痒,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然而,由于机体对抗病毒,皮损也会出现炎症反应和瘙痒。传染性软疣皮炎可能发生在一部分患者身上,其特征是病灶周围相连区域出现湿疹性炎症。儿童中,传染性软疣可能伴发Gianotti-Crosti样综合征(肘膝部瘙痒性单形性丘疹),通常预示病情改善。
图为传染性软疣的皮损。典型皮损为直径1至5毫米、单个或成簇分布的坚实而无痛性丘疹。皮损呈珍珠白色至粉色,半球形,可伴有脐凹。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该图示幼童外侧躯干上散在的传染性软疣病损。
Image courtesy of James G.H.Dinulos, MD.
这张照片显示感染HIV的儿童脸上非常严重的病变。巨大型软疣提示严重的免疫缺陷。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传染性软疣的诊断
传染性软疣的治疗
物理去除:刮除、冷冻、激光、电灼
局部治疗(如贝达齐莫,三氯乙酸,斑蝥素,维甲酸,他沙罗汀,鬼臼毒素 [podofilox])
有时进行病灶内注射或光动力疗法
有时联合疗法
有时采用口服治疗(西咪替丁)
大多数病变在6个月至2年内自发消退,但它们可以持续长达2至3年。
治疗传染性软疣的适应症是出于美容原因和防止传播。治疗选项包括刮除术、冷冻手术、激光治疗、电灼术、三氯乙酸(25% 至 40% 溶液)、 斑蝥素、成人使用的鬼臼毒素(podofilox)、伯达齐默、维甲酸和他扎罗汀。一些临床医生使用水杨酸,但其他人认为它对于许多发生软疣的身体部位刺激性过强。 使用氢氧化钾(KOH)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眶缘内的软瘤病变应由熟练的临床医生通过温和的破坏去除。可用镊子轻柔挤压皮损以去除中央核心。
疼痛程度较小的治疗(例如,维甲酸、他扎罗汀、斑蝥素)应首先使用,尤其是在儿童中。过去曾使用咪喹莫特,因为观察性研究显示疗效良好;但由于在对照环境下缺乏疗效证据,且存在瘙痒、结痂、应用部位触痛等不良反应,现在通常不推荐使用。10.3%贝达唑莫凝胶是一种局部用药,适用于1岁及以上患者,随机试验显示其疗效良好(即超过1/3患者皮损完全清除)且安全性好(1)。该药由患者每日一次自行涂抹于皮损(不可用于黏膜),最多使用12周。该化合物可增加一氧化氮,从而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特性。使用贝达唑莫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给药部位红斑和疼痛;两者严重程度可从轻度到中度。
斑蝥素安全有效,但可导致皮肤起疱。将其滴入一小滴,直接涂抹在软瘤病变处。在患者(尤其是儿童)易摩擦的部位绑上绷带,避免与手指接触。由于斑蝥素可导致皮肤起疱,因此面部或眼周皮肤不宜使用。如斑蝥素不慎入眼,可灼伤角膜,导致瘢痕形成。斑蝥素应在6-24小时内用肥皂和清水洗净。一次治疗只能处理最多15个皮损,因为斑蝥素使用后可引发感染。并应告知患儿家长斑蝥素可能导致皮肤起疱的副作用。
刮除术或冷冻疗法(使用液氮)可以在局部麻醉剂(例如 EMLA(利多卡因/丙胺卡因)乳膏或 4% 利多卡因乳膏)在封闭敷料下敷用 40 至 60 分钟后进行。EMLA乳膏需谨慎应用,尤其是治疗儿童时,因为EMLA可产生系统毒性。成人可选择刮除,疗效好但无麻醉时疼痛较明显。皮肤科医生经常使用联合疗法,例如在办公室使用液氮冷冻疗法加 斑蝥素,或者在家里使用维甲酸霜。大多数患者用这种方法治疗1~2个月后效果显著。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病灶内注射(如Candida(念球菌)抗原,或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偶尔使用的干扰素α)和光动力疗法(2)。抗病毒和免疫调节药物在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中更为有效(3,4)。口服西咪替丁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特性的组胺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清除部分儿科患者的局部皮损。对于细胞免疫缺陷患者或严重顽固性传染性软疣的患者,也可使用局部(1%或3%)或静脉西多福韦。使用西多福韦时需注意避免肾脏毒性(如同时服用丙磺舒)。在选择治疗方案前,评估这些疗法的证据强度、当地可获得性和花费会有所帮助(5)。
患儿可以继续去学校和托儿所。但患儿皮损处需遮盖,以减少传染的风险。
治疗参考文献
1.Sugarman JL, Hebert A, Browning JC, et al.Berdazimer gel for molluscum contagiosum: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3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Am Acad Dermatol.2024;90(2):299-308.doi:10.1016/j.jaad.2023.09.066
2.Wells A, Saikaly SK, Schoch JJ.Intralesional immunotherapy for molluscum contagiosum: A review.Dermatol Ther. 33(6):e14386, 2020. doi: 10.1111/dth.14386
3.Vora RV, Pilani AP, Kota RK.Extensive giant molluscum contagiosum in a HIV positive patient.J Clin Diagn Res.9(11):WD01-2, 2015.doi: 10.7860/JCDR/2015/15107.6797
4.Dohil M, Prendiville JS.Treatment of molluscum contagiosum with oral cimetidine: clinical experience in 13 patients. Pediatr Dermatol. 1996;13(4):310-312.doi:10.1111/j.1525-1470.1996.tb01247.x
5.Gerlero P, Hernández-Martín Á.Update on the Treatment of molluscum Contagiosum in children.Actualización sobre el tratamiento de moluscos contagiosos en los niños. Actas Dermosifiliogr (Engl Ed).2018;109(5):408-415.doi:10.1016/j.ad.2018.01.007
关键点
传染性软疣由痘病毒引起,一般通过直接接触(如性接触、摔跤)、污染物和洗澡水传染。
皮损通常表现为簇集分布的半球形、光滑、具有蜡样或珍珠样光泽、伴有脐凹的粉色丘疹,2~5mm直径大小,一般无自觉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明确诊断。
治疗主要是为了美观和防止传播。
治疗方法包括破坏性方法(例如刮除术、冷冻手术、激光治疗、电灼术)或外用药物(例如三氯乙酸、斑蝥素、维甲酸、他扎罗汀、鬼臼毒素、伯达齐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