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东 诊疗手册

欢迎来到默沙东诊疗手册专业版医讯网站 本网站旨在为医药专业人员提供在线服务,如果您不是医药专业人员,建议您退出网站,登录默沙东中国官方网站了解相关信息。如您并非医药专业人员,不论您基于任何原因访问或浏览本网站,您同意均不应参考本网站内容作为诊断、治疗、预防、康复、使用医疗产品或其他任何产品的建议或意见,对此您应寻求执业医师及其他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士意见并遵照医嘱。本网站所载信息绝无意代替您自己的医学判断并且本网站刊载的任何观点、评论和其他内容亦无意作为可以信赖的建议,因此,我们郑重声明因任何本网站访问者或任何获知本网站内容者基于对本网站材料的信赖所引起的任何责任与义务都与本网站无关。您同意默沙东将不对您使用和/或依赖本网站内容、产品、信息或者资讯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并不对网站内容及其引述的产品、方法、资讯或其他材料的准确性、时效性、可适用性承担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责任。默沙东诊疗手册网站将对所有注册用户信息进行验证,您必须接受并遵守用户协议条款才能使用本网站。如注册人员信息没能通过验证,默沙东诊疗手册网站有权终止该用户使用本网站的权利,在本网站下方均有链接功能,您可随时通过链接浏览用户使用协议条款与网站保护政策。

honeypot link

昆虫螫伤

作者:

Robert A. Barish

, MD, MB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Thomas Arnold

, MD,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LSU Health Sciences Center Shreveport

医学审查 1月 2022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主题资源

螫刺昆虫属昆虫纲中的膜翅目。膜翅目的毒液在所有人群都可引起局部中毒反应,并在已有接触致敏的人群中引起过敏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取决于毒液剂量和致敏程度。遭遇蜂群叮咬的或存在高毒液特异性IgE水平的人有极高的 过敏 全身过敏反应 全身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一种IgE介导的急性致死性过敏反应,发生在致敏者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时。症状包括喘鸣、呼吸困难、喘息和低血压。诊断是基于临床的。应用肾上腺素治疗。可以使用吸入或注射beta-激动剂治疗支气管痉挛和上呼吸道水肿,有时候需气管插管。低血压需静脉补液和使用血管加压药。 (见 过敏和过敏性疾病概述) 过敏反应的患病率很难确定,但一项使用2项全国性公共调查的研究表明,在普通成年人群中,过敏反应的发病率约为1... Common.TooltipReadMore 风险,而儿童的过敏风险并不会更高。非过敏体质者每千克体重能承受22次叮螫,由此推算成人可以承受 > 1000次叮螫,而对于儿童,500次叮螫就可造成死亡。

在飓风及自然灾害后有很多人会因蛰伤和相关并发症而就医。

膜翅目的主要亚群有

  • 蜜蜂科(蜜蜂、大黄蜂等)

  • 黄蜂科(黄蜂、小黄蜂、马蜂等)

  • 蚂蚁(无翅火蚁)

蜜蜂若不被激惹一般不螫刺人。但是由南美洲迁徙到美国南方及西南某些州的非洲蜜蜂(又称杀人蜂),受激惹时攻击性非常强。蜜蜂一般只螫叮一次并将螫刺留在刺伤处,其能释放毒液杀死昆虫。蜂毒素是毒液中引起疼痛的主要成分。从毒液毒力比较,非洲蜜蜂并不比其他蜜蜂强,但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它们成群向人发动攻击,导致大量蛰咬,毒液量多。在美国,蜜蜂螫伤引起的死亡事件比毒 蛇咬伤 蛇咬伤 在全球约3000种蛇中,仅有大约全球的15%和全美的20%的蛇对人有危险性,危险来源于毒液或有毒性的唾液样分泌物(见表)。除阿拉斯加、缅因州和夏威夷外,美国各州至少有一种本地毒蛇。几乎均为响尾蛇类毒蛇(也因其头部存在凹陷状的热敏器官而叫蝮蛇): 响尾蛇 铜头蛇 棉口蛇(水嗜鱼蛇) 毒物学中心报告美国的咬螫伤病例数每年超过6万,约100人死亡。 每年有45,000例为蛇咬伤病例(其中7000~8000例为毒蛇咬伤,约5例死亡)。蛇咬伤中大... Common.TooltipReadMore 蛇咬伤 多3~4倍。

黄蜂科的螯刺上没有倒钩,也不将刺留在皮肤里,因此会反复蛰咬。毒液含有磷脂酶、透明质酸酶和一种抗原性很强、称为抗原5的蛋白。虽然黄蜂科仅在被激惹时螫人,但他们的巢靠近人群,人们容易侵犯其领地而激惹他们。在美国,小黄蜂是昆虫螫伤引起变态反应的主要原因。

火蚁主要存在于美国南部,特别是海湾地区,每年多达40%的城镇居民被螫刺,每年至少造成30例受害者死亡。火蚁有数种种类,其中以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为主,是引起变态反应的主要原因。火蚁会以口器紧咬将自己固定于体表,同时以口咬处为中心旋转爬动并尾部蛰刺,形成一个以特征性叮咬处为圆心,伴周围蛰刺形成的不完整圆形红线。火蚁毒液含溶血性、细胞毒性、抗微生物和杀虫等特性,其中有3或4种小分子量蛋白组分可引起变态反应。

昆虫叮咬的症状和体征

蜜蜂和黄蜂螫伤后,局部立即出现烧灼感、短暂疼痛和瘙痒,伴有数厘米大小的红斑、水肿和硬结。 水肿和红斑48小时达高峰,可持续一周,皮疹可累及整个肢端。局部化学性蜂窝织炎常与继发细菌性蜂窝织炎相混淆,后者痛感明显,但很少在毒液螫入后发生。过敏反应可表现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气管痉挛、顽固性低血压,或合并出现。单一水肿不能视作过敏反应表现。

火蚁螫叮后立即出现疼痛,并发生风团样和耀斑样皮损,皮损一般在45分钟内消退,并形成无菌的疱,疱在30~70小时内破溃。有时病变区被感染或导致 脓毒症 概述 脓毒症是一种威胁到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感染后机体调节异常是发病的关键。脓毒性休克时,组织灌注显著下降,可发生急性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肺、肾脏和肝脏。对于免疫正常患者,常见病因包括各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对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病因可能是不常见的细菌或真菌。症状包括发热、低血压、少尿和意... Common.TooltipReadMore 。有的病人只发生水肿、红斑和瘙痒性病变,不出现脓疱。火蚁螫刺所致的 过敏反应 全身过敏反应 全身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一种IgE介导的急性致死性过敏反应,发生在致敏者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时。症状包括喘鸣、呼吸困难、喘息和低血压。诊断是基于临床的。应用肾上腺素治疗。可以使用吸入或注射beta-激动剂治疗支气管痉挛和上呼吸道水肿,有时候需气管插管。低血压需静脉补液和使用血管加压药。 (见 过敏和过敏性疾病概述) 过敏反应的患病率很难确定,但一项使用2项全国性公共调查的研究表明,在普通成年人群中,过敏反应的发病率约为1... Common.TooltipReadMore 发生率<1%。曾有报道火蚁叮咬后发生神经炎和癫痫发作。

昆虫叮咬的诊断

  • 临床评估

昆虫咬伤的诊断是基于临床的。 蜜蜂蛰咬需检查蛰刺。评估上下呼吸道过敏反应。 继发细菌性蜂窝织炎很少见,但如叮咬后1~2天出现局部红肿(而非立即出现),且合并全身炎症的体征(如发热、寒战)时需要考虑感染,此时伤口的疼痛会很明显。

昆虫叮咬的治疗

  • 全身过敏者注射肾上腺素及抗组胺药

  • 清除叮咬昆虫

  • 局部止痛和抗过敏治疗。

若有螫针,不管用何种方法应尽速将其清除。 如用钝边薄片刮去螫刺(例如:信用卡卡片、小刀的钝边、餐刀等)。

有明显痛痒和烧灼感者可尽早将用布包裹的冰块置于螫刺部位,同时可单药或联合口服H1阻滞剂及非甾体消炎药(NSAIDs)。 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外用洗剂,利多卡因敷贴,复方局部麻醉软膏,皮内注射1%利多卡因(可联合1:10万肾上腺素同时注入),以及中效皮质激素软膏(0.1%去炎松)。 多数民间验方(如嫩肉粉等)治疗作用有限。

有对这种螫刺过敏病史者,应备一个预装有肾上腺素注射器的药包。全身症状刚出现时立即使用,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有昆虫叮咬过敏史应佩戴特别标记(如警示腕带等)。

预防昆虫叮咬

有过敏史的病人被昆虫再次蛰咬是有危险的。这些病人应考虑接受脱敏免疫治疗。毒液 免疫疗法 免疫治疗 过敏(包括特应性)和其他过敏反应性疾病是对外来抗原不适当的或过度的免疫反应。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包括那些对内在身体成分(自身)误导的反应,导致 自身免疫性疾病。本主题重点关注 I 型超敏反应。 根据Gell和Coombs分类,超敏反应分为4种类型(I至IV)。过敏反应性疾病常包含不止一种过敏反应类型。... Common.TooltipReadMore 效果较好,2年治疗可使过敏反应复发率从50%降至10%,治疗3~5年复发率降至2%。接受毒液免疫疗法的儿童,治疗后10~20年内被螫咬后出现全身反应的危险也明显降低。妊娠期间进行毒液免疫疗法似乎也很安全。单次毒液疗法已经足够。在初次免疫治疗后仍需用维持剂量5年。

关键点

  • 蜜蜂和黄蜂类蜇伤造成即时疼痛,烧灼感,瘙痒,红斑,水肿。

  • 火蚁蜇伤引起即时疼痛,风团,和耀斑疹,之后往往一小时内出现疱,有时会在几个小时或几天内继发感染。

  • 如疼痛加重,1到2天后出现延迟的红斑和肿胀,且合并全身症状,需考虑继发感染。

  • 过敏反应可表现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气管痉挛、顽固性低血压,或合并出现。单一水肿不能视作过敏反应表现。

  • 去除蜂类毒刺,局部冰敷,口服 H1 阻断剂,和/或NSAIDs。

  • 抗过敏以及抗感染治疗。

  • 过敏患者需考虑脱敏免疫疗法。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注: 此为专业版。 家庭用户: 浏览家庭版
quiz link

Test your knowledge

Take a Quiz!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