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炎是一种自限性、复发性、通常为特发性的表层巩膜组织炎症,不影响视力。症状为眼球局部的充血、刺激感和流泪。诊断是基于临床的。治疗是对症治疗。
主题资源
表层巩膜是位于结膜和巩膜间的一薄层血管性膜。
表层巩膜炎见于年轻患者,女性更多见。通常是特发性的,但是可能与结缔组织疾病有关,很少与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约15%的患者存在)相关。)(参见结膜和巩膜疾病的概述。)
有轻度刺激症状。此外,球结膜下表现为亮红色斑块状充血(单纯性表层巩膜炎)。也可出现充血、水肿的隆起结节(结节性表层巩膜炎)。睑结膜正常。
DR P.MARAZZI/SCIENCE PHOTO LIBRARY
表层巩膜炎的眼球表面局限性充血以及很少流泪和没有分泌物等特征可与 结膜炎鉴别。缺乏畏光和剧烈疼痛感,可与 巩膜炎 鉴别。
本病呈自限性。如果对系统回顾没有提示潜在的病因,一般不需常规排查全身性疾病。
局部润滑滴剂通常用于使患者感到舒适。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如1%醋酸泼尼松龙,每日4次,共7天,3周后逐渐减量)或者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通常能够缩短病程;皮质类固醇通常由眼科医生处方。局部血管收缩剂(如四氢唑啉,0.025%酒石酸溴莫尼定)可用于改善外观; 但是经常使用会因反弹使红斑恶化。
眼黏膜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双侧性、进展性结膜瘢痕形成和皱缩并伴有角膜混浊的疾病。早期症状包括充血、刺激感;疾病进展可造成眼睑和角膜的损害,有时甚至造成失明。诊断有时需要活检明确。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氨苯砜或免疫抑制剂进行全身治疗。
主题资源
眼黏膜性类天疱疮是一种与抗结膜基底膜抗体结合造成结膜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与大疱性类天疱疮无关。
眼粘膜类天疱疮的症状和体征
粘膜类天疱疮的诊断
粘膜类天疱疮的治疗
局部润滑
局部抗炎治疗(例如,皮质类固醇、环孢素)
拔除倒睫
常常需用全身免疫抑制剂
对于眼粘膜类天疱疮患者,泪液替代治疗,拔除、冷冻或电解脱毛治疗倒睫可以缓解不适感,降低眼部感染、继发角膜瘢痕和视力下降的风险。出现进行性倒睫、结膜瘢痕形成或者角膜混浊或者无法愈合的角膜上皮缺损时,需要应用全身免疫抑制(甲氨蝶呤、霉酚酸酯、环磷酰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利妥昔单抗)治疗。上皮缺损无法愈合的患者也可以从羊膜移植中受益。
关键点
眼黏膜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结膜瘢痕伴随角膜混浊的疾病。
表现包括睑球粘连(睑结膜和球结膜粘连);倒睫(睫毛向眼内旋转);角膜结膜干燥症;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混浊和角化;结膜皱缩和角化。
无局部放射史或常年严重过敏性结膜炎病史的患者,发现进展性睑球粘连通常可作出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泪液替代品,局部抗炎治疗,脱毛睫毛,通常使用氨苯砜或免疫抑制剂进行全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