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乱弧菌包括革兰阴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性弧菌)、V. mimicus(拟态弧菌)、V. alginolyticus(溶藻弧菌)、V. hollisae(霍氏弧菌)和V. vulnificus(创伤弧菌);它们可引起腹泻、伤口感染或败血症。诊断是通过病原体培养。治疗是用环丙沙星或多西环素。
非霍乱弧菌有时被称作非凝集性弧菌(即不与霍乱病人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它们通常在温暖的海水或海水和淡水的混合水(如河口)。
Vibrio 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性弧菌), V. mimicus(拟态弧菌), V. hollisae (霍氏弧菌)通常引起食源性腹泻暴发,典型的为食入未充分煮熟的海鲜(通常为贝壳类)。
V. 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常见于日本和美国沿海地区。该菌可损伤肠黏膜,但不产生肠毒素,也不侵入血流。此外,当受污染的温暖海水进入轻微伤口时,也可能引起伤口感染。
V. alginolyticus(溶藻弧菌)和V. vulnificus(创伤弧菌)可引起严重的伤口感染;二者均不引起肠炎。V. vulnificus(创伤弧菌)被抵抗力差的宿主(常为有慢性肝病或免疫缺陷者)摄入后,可通过肠黏膜而不引起肠炎,但可引起具有高病死率的败血症;偶有健康人也会发生此类感染。
非霍乱弧菌 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非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
培养
常规培养很容易确诊非霍乱Vibrio(弧菌)引起的伤口和血流感染。
若拟诊肠道感染,则可用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汁-蔗糖培养基从大便中培养出Vibrio(弧菌)致病菌。污染的海产品培养也可取得阳性结果。
非霍乱弧菌 感染的治疗
肠道感染使用环丙沙星或多西环素
伤口感染使用抗生素,并行清创术
非霍乱Vibrio(弧菌)肠道感染可选择以下方案中的一种口服方案进行治疗:
环丙沙星1g
多西环素300mg
然而,因为感染通常呈自限性,这种治疗并非必需,但重症患者需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腹泻时应密切注意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补充丢失的电解质。
对于伤口感染,使用抗生素——通常是口服多西环素,严重的伤口感染或败血症常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联用。可以用环丙沙星进行替代治疗。
患有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清创。
关键点
依据菌种和暴露方式的不同,非霍乱弧菌可能引起腹泻,伤口感染,或败血症。
根据病情,诊断依靠粪便、伤口或血培养。
治疗严重的肠道感染可采用单剂环丙沙星或多西环素。
治疗伤口感染采用多西环素;对于严重的感染,加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需要手术清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