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插入鼻咽通气道

作者:Dorothy Habrat, DO,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School of Medicine
Reviewed ByDiane M. Birnbaumer, MD,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t UCLA
已审核/已修订 修改的 7月 2025
v39817969_zh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鼻咽气道是种有弹性的管子,一端呈喇叭形(因此得别名:鼻喇叭),另一端呈斜角状,首先通过鼻孔插入咽腔。

(参见气道建立与控制, 如何进行头部倾斜-下巴抬起和下颌推力动作, 和 如何插入口咽气道。)

咽部气道(包括鼻咽和口咽气道)是用于呼吸暂停或严重通气衰竭患者初步上呼吸道管理的组成部分。初步上呼吸道管理还包括:

  • 正确的患者体位 

  • 手法下颌操纵

所有这些方法的目的是减轻由于松弛的软腭和/或松弛的舌头阻塞口咽部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

插入鼻咽通气道适应症

  • 自发性呼吸且咽反射完好的患者因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响亮呼吸声

  • 有时进行鼻腔扩张和麻醉以准备鼻气管插管

鼻咽通气管耐受性更佳,因此更适用于意识模糊但咽反射完好的患者。而不是口咽气道。

鼻咽气道可用于不适用口咽气道的某些情况下,例如口腔外伤或牙关紧闭(张口受限,包括咀嚼肌肉痉挛)。

鼻咽气道也可能有助于促进袋阀面罩通气。

插入鼻咽通气道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 疑似筛板(颅底)骨折

据报道,鼻咽呼吸道可通过断裂的筛板进入颅穹窿,但很少见 (1)。

相对禁忌症:

  • 严重的鼻外伤

鼻咽气道并发症

并发症包括:

  • 鼻衄

  • 有意识的患者出现窒息,潜在呕吐和误吸的可能性

  • 鼻窦炎 

鼻咽气道设备

  • 手套,口罩和工作服

  • 毛巾、床单或商用设备,根据需要用于将脖子和头部置于嗅探体位

  • 各种大小的鼻咽气道

  • 水溶性润滑剂或麻醉胶

  • 吸引装置和 Yankauer 导管用于吸出口腔或咽喉部的分泌物或其他液体

  • 麦吉尔钳(如果需要取出口咽部容易接触的异物)

  • 鼻胃管,可根据需要缓解胃胀气

使用鼻咽通气管的其他注意事项

  • 可以使用双气道(每个鼻孔一个)用于改善氧合和通气。

  • 如果患者没有咽反射,则可以同时使用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道。

  • 即使面部受伤严重,通常也可以使用鼻咽通气道,但应小心确保正确放置。

  • 有时会使用局部血管收缩剂和/或麻醉剂。

鼻咽气道相关解剖

  • 将外耳道与胸骨切迹对齐可能有助于开放上呼吸道,以最大程度地交换空气,如果需要进行气管内插管,也能建立观察气道的最佳位置。

  • 最佳耳道与胸骨切迹对齐所需的床头抬高角度因人而异(例如:枕部较大的儿童无需抬高,肥胖患者则需大幅抬高)。

鼻咽气道的定位

嗅探体位-仅在没有颈椎损伤的情况下:

  • 患者仰卧在担架上。

  • 将患者置于适当的嗅探体位,对齐上呼吸道,以实现最佳的通气。正确的嗅探体位可使外耳道与胸骨切迹对齐。要达到嗅探体位,可能需要在头部,颈部或肩膀下方放置折叠的毛巾或其他材料,以使脖子在身体上弯曲而头部在脖子上是伸展的。在肥胖患者中,可能需要许多折叠毛巾或商用斜坡装置才能充分抬高肩膀和颈部。在儿童中,通常需要在肩膀后方加垫以适应扩大的枕骨。

开放气道时头和颈部位置:嗅探位

A:头部平放在担架上,气道处收窄状态。B:耳和胸骨切迹对齐,面部平行于天花板(在嗅探位),开放气道。Adapted from Levitan RM, Kinkle WC: The Airway Cam Pocket Guide to Intubation, ed.2.Wayne (PA), Airway Cam Technologies, 2007. 

如果有颈椎损伤的可能

  • 将患者仰卧或稍微倾斜于担架上。

  • 避免移动颈部,执行下颌前推操作。不要进行头部后仰 - 下颌抬起操作。

鼻咽气道手术的分步说明

  • 必要时,清除阻塞口咽的分泌物、呕吐物或异物(使用吸引器或Magill钳)。

  • 估计要插入的气道的适当长度。一种估算方法是将气道管紧贴患者脸部侧面。气道应从鼻尖延伸至耳屏。(插入后,应评估通气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气道。)

  • 打开鼻孔以显示鼻腔通道。检查两个鼻孔,以确定哪一侧更宽。

  • 用水溶性润滑剂或利多卡因凝胶之类的麻醉凝胶润滑鼻咽气道。

  • 将通气道插入较宽大的鼻腔,朝后方(非头侧)并与鼻底平行推进,使导管尖端的斜面朝向鼻中隔(即尖端朝外侧,通气道的开口端朝向鼻中隔)。用轻柔而有力的压力使气道通过下鼻甲下方的鼻腔。

  • 如果遇到阻力,请尝试稍微旋转气道并重新前进。如果管子仍然无法通过,请尝试将其插入另一个鼻孔。切勿使用过大的力。

  • 将气道笔直向后推进,直到凸缘位于鼻孔开口处。

  • 对于自主呼吸的患者,成功建立气道后应能听到正常呼吸音(例如,不再出现鼾声呼吸)。

  • 对于需要球囊面罩通气的患者,当气道成功置入后,挤压球囊时面罩与患者面部之间应仅有极少量的空气泄漏。

鼻咽气道术后护理

  • 适当给患者通气。必要时使用仰头抬颏法托颌法抬起舌头,防止其阻塞鼻咽气道。

  • 监测患者,找出并纠正任何妨碍适当通气和氧合的障碍。

鼻咽通气管的警示和常见错误

确保斜角的尖端没有沿着鼻中隔刮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鼻腔出血的风险; 开口应朝向鼻中隔,尖端应朝外侧面。

参考文献

  1. 1.Martin JE, Mehta R, Aarabi B, Ecklund JE, Martin AH, Ling GS.Intracranial insertion of a nasopharyngeal airway in a patient with craniofacial trauma. Mil Med 2004;169(6):496-497.doi:10.7205/milmed.169.6.496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