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皮肤病可导致红皮病,包括:
已知患有上述皮肤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红皮病,但也可能会在没有既往皮肤病史的患者中自发出现红皮病。
红皮病的一个古老的、现在很少使用的术语是剥脱性皮炎。 然而,剥脱性皮炎不是皮炎。 尽管红皮病可由皮炎引起,但也可由许多其他(非皮炎)皮肤病引起。
(参见 皮炎的定义。)
症状和体征
红皮病的症状包括全身不适和发冷,这是由于大面积过度灌注皮肤引起的广泛炎症和热量流失。红皮病患者有弥漫性红斑和皮肤脱屑。
经常出现瘙痒。
诊断
临床评估
红皮病的诊断依据病史和检查。 确定原因可能需要进行广泛的测试。
血液检测(包括电解质、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沉速率)可提示电解质紊乱与炎症标志物升高,但上述指标均不具备红皮病的诊断特异性。若考虑T细胞淋巴瘤,可以进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研究,以寻找皮肤和/或外周血中的单克隆T细胞扩增,并对皮肤浸润性及外周T细胞亚群进行表型特征分析。
皮肤活检的结果通常无特异性,尤其既往无皮肤病史者,可能需重复活检。当没有既往皮肤问题史的患者出现红皮病时,立即活检可能无法揭示原因。
治疗
潜在疾病的治疗
支持性护理(如补液、纠正电解质异常)
局部护理(例如润肤剂)
有时局部或全身性皮质类固醇
停止或更改可能导致问题的任何药物
显示了全面的皮肤护理。如果原发疾病明确,需对其进行治疗。
支持治疗包括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物质丢失,充分进行伤口护理和湿敷以减少浅部细菌感染。
护肤是用润肤剂和胶体燕麦浴。
常局部使用弱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如1~2.5%的氢化可的松软膏)。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常用于重症患者,可缓解症状。然而,局部或全身性皮质类固醇的使用需谨慎,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某些可能导致红皮病的疾病。
由于仅凭病史通常无法排除药物反应的可能性,因此可能需要停用所有药物或最可疑的药物。
预后
预后由致病因素决定。
红皮病可危及生命;往往需要住院治疗。
关键点
红皮病是多种广泛异质性皮肤状况的最严重表现。
通常根本原因不会立即显现。
症状包括广泛的红斑(> 70 % 的体表面积)和经常瘙痒。
诊断是临床的,但确定根本原因通常需要广泛的测试,包括皮肤活检。
住院往往是必要的,因为疾病可能会危及生命。
治疗包括支持性护理、综合皮肤护理和病因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