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

(假丝酵母菌病; 念珠菌病)

作者:Paschalis Vergidis, MD, MSc, Mayo Clinic College of Medicine & Science
Reviewed ByChristina A. Muzny, MD, MSPH,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已审核/已修订 修改的 9月 2023
v1012239_zh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念珠菌病是由Candida(念珠菌属)(最常见的是C. albicans(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感染,表现为皮肤黏膜病变、真菌血症,有时还表现为多个部位的局灶性感染。症状取决于感染部位,包括吞咽困难、皮肤和黏膜病变、失明、外阴阴道症状(瘙痒、灼烧感、分泌物)、发热、休克、少尿、肾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通过来自正常无菌部位的培养物来证实诊断。对于念珠菌血症和侵袭性念珠菌病,推荐最初使用棘白菌素治疗,并可逐步降级至氟康唑或其他唑类。

(参阅真菌感染概述,念珠菌病(皮肤黏膜),念珠菌性阴道炎, 和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Candida(假丝酵母菌)属是存在于消化道(GI)和皮肤的共生菌(见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病因学)。与其他系统性真菌病不同,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内源性病原菌感染引起的。

大多数感染由C. albicans(白色念珠菌)引起;然而,Nakaseomyces glabrata(光滑奈卡菌)(C. glabrata(光滑念珠菌))和其他非白色念珠菌种越来越多地导致真菌血症、尿路感染,偶尔也引起其他局灶性疾病。

不同Candida(念珠菌)菌种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各不相同:

  • N. glabrata 与其他物种相比,对氟康唑的敏感性较低。

  • Pichia kudriavzevii(克鲁斯念珠菌) (旧称C. krusei(克柔念珠菌)) 本身对氟康唑具有耐药性;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耐药频率各不相同。P. kudriavzevii(克鲁斯念珠菌)最常见的是对棘白菌素敏感。

  • 金色假丝酵母 是一种新兴的多重耐药菌种,曾在医院引发疫情暴发。

Candida(念珠菌)菌种是全身性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真菌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念珠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由于C. auris(耳念珠菌)在医疗机构中的耐药性和传播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对定植或感染C. auris(耳念珠菌)的患者已采取特殊感染控制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食道念珠菌病 艾滋病 中一种决定性的机会感染。尽管皮肤黏膜假丝酵母菌病最常见于艾滋病患者,但是除非特殊危险因素的存在(见播散性念珠菌病),皮肤黏膜假丝酵母菌病经血流播散的情况并不常见。

念珠菌性食管炎
隐藏详情
弥漫性白色斑块是典型的 Candida 食道炎。
Image provided by Kristle Lynch, MD.
口腔念珠菌病的图像
念珠菌病(口腔)
念珠菌病(口腔)

口腔念珠菌病有多种形式,包括口角唇炎和口腔粘膜上的假膜斑块,可能与假牙有关,如上图所示(上),也可发生于舌头(下图)或咽部。

Images courtesy of Jonathan Ship, MD.

口腔念珠菌病(唇粘膜)
口腔念珠菌病(唇粘膜)

这张照片显示口腔念珠菌病表现为白色渗出物覆盖在唇粘膜的结实、红色和粗糙的黏膜表面上。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因HIV感染引起的口腔念珠菌病
因HIV感染引起的口腔念珠菌病

这张照片显示,一名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舌头上因念珠菌感染而出现蓬松的白色分泌物。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播散性念珠菌病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如癌症化疗期间)发展为危及生命的播散性念珠菌病的风险很高。

念珠菌血症可发生在长期住院的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血流感染的发生通常与下列情况有关:

  • 中心静脉导管

  • 大型手术

  • 广谱抗生素治疗

  • 静脉补充营养液

静脉导管和胃肠道是常见的入侵途径。

念珠菌血症常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并增加其他并存疾病导致的病死率。念珠菌血症可与其他类型侵袭性念珠菌病同时存在,如心内膜炎、脑膜炎,以及皮下组织、骨、关节、肝脏、脾脏、肾脏、眼以及其他组织的局灶性病变。心内膜炎通常与静脉使用非法药物、瓣膜置换术或留置静脉导管引起的血管内创伤有关。

各种形式的播散性假丝酵母菌病均应看作是严重的、进展迅速且具有潜在致命危险性的疾病。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症状和体征

食管念珠菌病最常见的表现为吞咽困难。

念珠菌血症常引起发热,但这些症状是非特异性的。部分患者会出现类似细菌性脓毒症的综合征,病情急剧恶化,可能包括休克、少尿、急性肾损伤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念珠菌眼内炎以视网膜白色病灶开始,早期通常无症状,但随着病情进行性发展,可引起玻璃体浑浊,最终形成不可逆的瘢痕并导致失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偶尔会出现视网膜出血,但眼部实际感染较为罕见。

也可能出现丘疹结节性皮肤病变,尤其好发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这提示血行广泛播散至其他器官。其他局灶或侵袭性感染的临床症状因受累的器官不同而异。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

  • 组织病理学和真菌培养

  • 血培养

  • 血清 (1,3)β-D-葡聚糖

  • T2Candida诊断面板

由于Candida(念珠菌)属是人体的共栖菌,所以从痰、口腔、阴道、尿、粪便或皮肤培养出该菌并不一定表明存在侵袭性进展性感染。 诊断必须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病变、真菌组织侵入的病理学证据(例如,组织标本中存在酵母、假菌丝和/或菌丝)并排除其他病原菌感染的可能。来源于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血、脑脊液、心包或心包积液或活检组织标本的阳性培养结果可为全身性抗真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标准实验室技术经常会误认 C. auris耳念珠菌为 C. haemulonii, C. famata, C. sake, 或其它种。 MALDI-TOF 质谱法是一种更可靠的正确鉴定方法。 现在也可以进行基于核酸的测试。

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的血清(1,3)beta-D-葡聚糖常为阳性;相反地,阴性结果提示全身感染的可能性低。

T2Candida Panel是一种磁共振检测方法,可在3至5小时内直接从全血样本中检测5种Candida念珠菌,(C. albicans(白色念珠菌)、C. tropicalis(热带念珠菌)、C. parapsilosis(近平滑念珠菌)、P. kudriavzevii(克鲁斯念珠菌)和N. glabrata(光滑念珠菌))。它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且具有出色的阴性预测值 (1)。还可以进行其他分子诊断测试,包括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和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分析。

建议对念珠菌血症患者进行眼科检查以排除眼内炎。对于是否需要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检查还是仅对有视觉症状的患者进行眼底检查,专家们意见不一。

诊断参考文献

  1. 1.Zervou FN, Zacharioudakis IM, Kurpewski J, Mylonakis E: T2 magnetic resonance for fungal diagnosis.Methods Mol Biol 1508:305–319, 2017.doi: 10.1007/978-1-4939-6515-1_18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

  • 如病情危重或由光滑念珠菌耳念珠菌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引起的感染,则应选择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

  • 如果患者临床情况稳定,怀疑是C. albicans(白色念珠菌)或C. parapsilosis(近平滑念珠菌)感染,或者获得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后,可以使用氟康唑。

  • 也可选用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

(参见抗真菌药物。)

对于念珠菌血症和侵袭性念珠菌病,推荐初始使用棘白菌素进行治疗,并可能逐步降级至 氟康唑 或其他唑类。

侵袭性念珠菌病

应尽可能地逆转或控制易感因素(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免疫抑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营养过度以及留置导管等)。

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应移除静脉导管。

当有棘白菌素指征时(如果患者病情中度至重度或危重[大多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或者怀疑感染了N. glabrata(耳念珠菌)、C. auris(光滑念珠菌)或P. kudriavzevii(克鲁斯念珠菌)),可以使用以下药物之一:

  • 卡泊芬净

  • 米卡芬净

  • 阿尼芬净

若患者临床情况稳定,怀疑C. albicans(白色念珠菌)或C. parapsilosis(近平滑念珠菌)感染,已获得药敏结果后,可使用氟康唑。

如果对其他抗真菌药物存在不耐受、可用性有限或耐药性,可以使用两性霉素 B 的脂质制剂(1)。

念珠菌血症的治疗在最后一次血培养阴性后需持续14天。

食管念珠菌病

食管念珠菌病可以用下列之一方法进行处理:

  • 氟康唑

  • 伊曲康唑

如果这些药物无效或感染严重,可尝试下列之一的方法:

  • 伏立康唑

  • 泊沙康唑

  • 艾沙康唑

  • 一种棘白菌素

食管念珠菌病的治疗需持续14至21天。

治疗参考

  1. 1.Pappas PG, Kauffman CA, Andes DR,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16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Clin Infect Dis 62(4):e1–e50, 2016.doi: 10.1093/cid/civ933

关键点

  • 与其他系统性真菌病不同,侵袭性念珠菌病是由内源性病原菌感染引起的。

  • 侵袭性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和/或住院的病人,尤其是那些接受手术或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 从正常无菌部位(如血液、脑脊液、组织活检标本)获得的标本培养结果呈阳性,需要以此来区分侵袭性感染和正常定植;血(1,3)beta-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念珠菌病中常为阳性。

  • T2Candida Panel全血检测可用于诊断Candida(念珠菌)血流感染。

  •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或危重,或怀疑感染了N. glabrata(光滑念珠菌)、C. auris(耳念珠菌)或P. kudriavzevii(克鲁斯念珠菌)(C. krusei(克柔念珠菌)),则使用棘白菌素。

  • 如果患者临床情况稳定,怀疑感染C. albicans(白色念珠菌)或C. parapsilosis(近平滑念珠菌),或者已经获得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则使用氟康唑。

更多信息

以下英语资源可能会有用。请注意,本手册对这些资源的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Candida auris

  2.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16 Update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