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惊恐障碍患儿表现为反复、频繁的惊恐发作(至少1次/周)。惊恐发作通常呈间断性,持续20分钟左右,个别患儿可表现出躯体和认知症状。诊断根据临床标准。治疗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和行为治疗。
(参见成人惊恐发作和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在青春期前儿童中的发病率远低于青少年。
惊恐发作可单独发生,也可发生在其他焦虑障碍(如广场恐惧症、分离焦虑)、其他精神障碍(如强迫症[OCD])或某些疾病(如哮喘)中。惊恐发作可诱发哮喘发作,反之亦然。
症状和体征
惊恐发作的症状包括突然激增的强烈恐惧,伴有躯体症状(如心悸、出汗、颤抖、呼吸短促或窒息、胸痛、恶心、眩晕)。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和青少年惊恐障碍的表现更为明显(如,尖叫、哭泣和过度换气)。这种表现可能会使父母和其他人感到惊慌。
惊恐发作常为自发性,随时间推移而逐渐表现为在特定的情境和环境下发作。患儿试图避免这些可能导致广场恐惧症的发作情境。当患儿试图避免的行为严重损害其正常的生活,如上学、逛商场或其他一般活动时,即可诊断为广场(旷野)恐怖症。
诊断
治疗
苯二氮䓬类药物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加行为治疗
惊恐障碍的治疗通常是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的结合。在儿童期,惊恐发作在用药物控制前很难采用行为疗法。
苯二氮䓬类药物是治疗的最有效药物,但由于其镇静作用,并能明显损害学习和记忆能力,倾向于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 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起效慢,在其起效前可短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劳拉西泮0.5~2.0mg口服,每日3次)。
预后
治疗积极则预后良好。未经治疗的青少年患者辍学,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变得沉默,有自杀倾向。
惊恐障碍的病情常无明显原因地反复。有些患者常在症状自发缓解数年后再次发作。
关键点
惊恐发作的特征是突然产生强烈的恐惧,并伴有躯体症状。
儿童和青少年的恐慌发作通常比成人更为剧烈(如尖叫、哭泣和过度通气)。
惊恐障碍的病情常无明显原因地反复。
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SSRIs控制惊恐障碍症状,随后结合行为治疗。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