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最常由导管腺癌引起。常见症状包括体重下降、腹痛和黄疸。诊断是通过 CT 或 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然后进行内镜超声活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结合化疗。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使用放射疗法。由于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胰腺癌预后较差。
美国每年新发胰腺癌,主要是导管腺癌,共计66,440例,死亡51,750例(1)。大多数胰腺癌为外分泌性肿瘤,来源于腺管细胞和腺泡细胞。胰腺内分泌肿瘤见另述。
来源于腺管细胞的胰腺外分泌部腺癌发生率为来源于腺泡细胞的癌症的9倍;80%发生于胰头。腺癌的平均年龄为55岁,男性的发病率为女性的1.5至2倍。腺泡细胞癌是胰腺癌的罕见原因。与传统的导管腺癌相比,其预后更好。
著名的 风险因素 胰腺癌包括吸烟史、 慢性胰腺炎, 肥胖和化学品暴露(例如,β-萘胺、联苯胺、石棉、苯、氯化烃)。酒精和咖啡因摄入似乎并非危险因素。
遗传起着一定的作用; 10% 的胰腺癌与潜在的遗传因素有关。现在,所有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都会接受常规基因检测。
参考文献
Siegel RL, Giaquinto AN, Jemal A.Cancer statistics, 2024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CA Cancer J Clin. 2024 Mar-Apr;74(2):203. doi: 10.3322/caac.21830.]. CA Cancer J Clin.2024;74(1):12-49.doi:10.3322/caac.21820
胰腺癌的症状和体征
胰腺癌的症状如疼痛和体重减轻是非特异性的,导致该病往往在肿瘤播散后才被诊断出。 确诊时,90%的患者局部晚期肿瘤已侵及腹膜后结构,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转移至肝肺。
大多数患者有严重的上腹部疼痛,通常向背部放射。常有体重下降。 80%~90%的胰头腺癌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可引起瘙痒)。胰体和胰尾肿瘤可引起脾静脉阻塞,进而导致脾大、胃和食管静脉曲张及消化道出血。
胰腺癌导致多达一半的患者患上糖尿病,导致葡萄糖耐受不良的症状(如多尿和烦渴)。胰腺癌会导致胰腺本身生产的消化酶数量减少,最终引起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减退(吸收不良)。吸收不良会引起腹胀、腹腔积气、以及水样、油样或恶臭味的腹泻,并导致体重减轻和维生素缺乏。
胰腺癌的诊断
CT 或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I/MRCP),然后进行超声内镜细针抽吸 (EUS/FNA) 活检
CA19-9抗原用于监测(不用于筛查)
首选检查为采用胰腺成像技术的腹部CT(包括三期增强扫描,成像层厚 ≤5 mm)或MRI/MRCP;随后可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以获取组织学诊断并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CT 或 MRI/MRCP 通常是根据当地的可及性和专业知识来选择的。即使这些检查显示明显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疾病,做EUS/FNA或经皮穿刺获得病变组织以获得组织诊断。如果CT显示潜在可切除的肿瘤或无肿瘤,MRCP或内镜超声可用于疾病分期或检测CT不可见的小肿瘤。
梗阻性黄疸患者可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作为首选诊断操作。在 ERCP 中,通常会放置支架来缓解胆道梗阻并允许进行任何术前治疗。
需要做常规实验室检查。 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升高表明胆管阻塞或肝转移。胰腺相关抗原CA 19-9可用于监测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并筛查高危人群(如遗传性胰腺炎患者;≥2名一级家庭成员患有胰腺癌、Peutz-Jeghers综合征或BRCA2或HNPCC突变) (1)。但是,这个检测不够敏感或不足以用于人群筛查,在已确诊的胰腺癌患者(即非生产者)中,CA 19-9 水平并不总是升高。成功治疗后CA19-9水平应当降低,如果之后水平再次升高则提示疾病进展。胰腺癌患者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大多正常。
对于患有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相关的遗传综合征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胰腺癌筛查,包括所有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1):
胰腺癌平均风险人群不应进行筛查。高风险人群筛查的起始年龄为50岁或家族最早发病年龄提前10年(以较早者为准)。例外情况包括遗传性胰腺炎的CKDN2A和PRSS1突变携带者(40岁)以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患者(35岁)。通常每年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确定或高风险病变需行超声内镜(EUS)检查。
诊断参考文献
1.Aslanian HR, Lee JH, Canto MI.AGA Clinical Practice Update on Pancreas Cancer Screening in High-Risk Individuals: Expert Review. Gastroenterology.2020;159(1):358-362.doi:10.1053/j.gastro.2020.03.088
胰腺癌的治疗
手术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新辅助化疗或联合化疗和放疗(放化疗)
对症治疗
80~90%患者就诊时由于肿瘤转移或侵犯大血管已无法手术切除。
对于接受切除手术的患者,胰腺中肿瘤的位置决定了手术的类型。胰头肿瘤需行惠普尔手术切除(包括胰头、十二指肠、近端空肠、胆总管、胆囊和部分胃)。颈部、身体或尾部的肿瘤通常通过远端胰腺切除术切除,其中胰头保留在原位。
对于边缘可切除疾病,由于该疾病亚群的侵袭性和支持改善肿瘤学结果的数据,新辅助(术前)化疗或放化疗的应用日益增多。一项随机试验的数据显示,与直接手术的患者相比,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临界可切除患者总体生存获益更高(1)。
新辅助或辅助治疗的首选方案为FOLFIRINOX(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及伊立替康)或吉西他滨联合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在一项关键试验中,FOLFIRINOX方案使导管腺癌手术切除后的中位总生存期达54个月,较吉西他滨显著延长(2)。另一项试验发现,在围手术期使用 FOLFIRINOX 方案和 nab-紫杉醇 方案的总体生存率相似(FOLFIRINOX 方案的中位总体生存期为 23.2 个月,而吉西他滨和 nab-紫杉醇 方案的中位总体生存期为23.6个月)(3)。
如手术中发现肿瘤不能切除或有胃十二指肠或胆管阻塞,可施行胃和胆管双旁路手术以缓解梗阻。对于病灶不能切除的患者,内镜下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可缓解黄疸。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常被采用。对于预期寿命 > 6~7个月,但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需考虑外科旁路手术以避免支架所致的并发症。
对症治疗
止痛药,通常阿片类
有时候行手术治疗保持胆道通畅。
有时候需补充胰酶。
多数胰腺癌患者会经历剧烈疼痛。 因此,对症治疗与控制疾病同样重要。鉴于该疾病的高死亡率,还应讨论适当的临终关怀(另见临终患者)。
中度至重度疼痛患者应接受足量的口服阿片类药物以缓解疼痛 (4)。担忧成瘾不应成为有效控制疼痛的障碍。 对于慢性疼痛,长效制剂(如透皮芬太尼,羟考酮,羟吗啡酮)通常最佳。经皮或手术阻断神经(腹腔)对一些患者能有效缓解疼痛。若疼痛难以忍受,给予皮下或静脉,硬膜外或鞘内输注的阿片类药物可进一步缓解疼痛。
如果姑息性手术或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术不能缓解阻塞性黄疸继发的瘙痒,可口服考来烯胺(4g qd~qid)治疗瘙痒。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时可予猪胰腺酶胶囊口服(胰脂肪酶)。有许多商业产品可供使用,每个胶囊的酶含量不一。 所需剂量调整取决于患者的症状、脂肪泻程度和饮食中的脂肪含量。肠腔内pH值为8时胰酶的活性最高;因此部分医生让患者每天服用两次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
应密切监测和控制糖尿病。
治疗参考文献
1.Versteijne E, van Dam JL, Suker M, et al.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Versus Upfront Surgery for Resectable and Borderline 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Long-Term Results of the Dutch Randomized PREOPANC Trial. J Clin Oncol.40(11):1220-1230, 2022.doi: 10.1200/JCO.21.02233
2.Conroy T, Hammel P, Hebbar M, et al.FOLFIRINOX or Gemcitabine as Adjuvant Therapy for Pancreatic Cancer. N Engl J Med.379(25):2395-2406, 2018.doi: 10.1056/NEJMoa1809775
3.Sohal DPS, Duong M, Ahmad SA, et al.Efficacy of Peri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Resectable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A Phase 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Oncol.7(3):421-427, 2021.doi: 10.1001/jamaoncol.2020.7328.Clarification and additional information.JAMA Oncol.23:e215278, 2021.doi: 10.1001/jamaoncol.2021.5278
4.Coveler AL, Mizrahi J, Eastman B, et al; Precision Promise Consortium.Pancreas Cancer-Associated Pain Management.Oncologist.2021 Jun;26(6):e971-e982.doi: 10.1002/onco.13796
胰腺癌的预后
胰腺癌的预后因疾病分期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总体预后较差,因为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尽管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亚群生存率有所提高,但5年生存率仍低于5%(1)。
预后参考
1.Bengtsson A, Andersson R, Ansari D.The actual 5-year survivors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based on real-world data.Sci Rep.2020 Oct 2;10(1):16425.doi: 10.1038/s41598-020-73525-y
关键点
胰腺癌死亡率极高,通常因其仅在晚期才被确诊。
胰腺癌的明确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慢性胰腺炎史 。
诊断包括CT或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I/MRCP)和超声内镜活检;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通常正常,ca19 -9抗原不够敏感或特异性,不足以用于人群筛查。
大约80%到90%的患者在诊断时因肿瘤转移或侵袭大血管被视为无法手术切除。
联合手术和化疗为适合切除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最佳的肿瘤学结果。
对于胰腺癌患者也需要恰当的对症治疗,例如适当的镇痛治疗,建立胃和/或胆道的旁路以解除梗阻,以及胰酶补充。
囊腺癌
囊腺癌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腺癌,源于黏液囊腺瘤的恶性退行性变,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腹部包块。胰腺囊腺瘤恶变较为罕见,约占浆液性囊性肿瘤的1%至3%(1)。
囊腺癌通过腹部CT或MRI诊断,通常显示囊性肿块包含碎片;该肿块可能被误解为坏死性腺癌或胰腺假性囊肿。
与管状腺癌相比,囊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通常建议对大于4cm或具有可疑或高风险影像学特征的胰腺浆液性囊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因其存在恶变风险。一旦恶变为囊腺癌,其疾病进展及处理方式与导管腺癌相似。
囊腺癌参考文献
1.Van Dyke TJ, Johlin FC, Bellizzi AM, Howe JR.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 of the Pancreas: Clinical Features and Management of a Rare Tumor. Dig Surg.2016;33(3):240-248.doi:10.1159/000444721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是导致粘液分泌过多和导管阻塞的囊性肿瘤。组织学可能呈良性、交界性或恶性。女性多见(80%),常位于胰尾(66%)。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主导管型、分支管型和混合型。
主胰管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当肿瘤累及主胰管时诊断。这通常会导致主导管扩张(通常> 10毫米)以及粘蛋白通过奥迪括约肌挤出。主导管 IPMN 具有较高的潜在癌症风险,诊断后通常会做手术切除。
分支管 IPMN 是主胰管侧管肿瘤受累的结果。这些肿瘤不会导致主胰管扩张。与主导管 IPMN 不同,分支导管 IPMN 具有不同的癌症风险,手术或检查肿瘤的决定基于一系列成像和内窥镜检查(通常采用活检和囊液分析)。如果提供监测,通常是成像和内窥镜超声的结合。
混合型IPMN 具有主导管和分支导管IPMN的特征,即导致主导管及其相关的分支导管两者的扩张。混合型 IPMN 具有与主导管 IPMN 相同的恶性肿瘤风险,并且采用类似的手术切除治疗。
IPMN 的症状包括疼痛和反复发作 胰腺炎。通常,它们是在出于其他原因进行的横截面成像中偶然看到的。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可通过横断面成像(CT 或 MRI)诊断。通常,内镜超声结合抽吸和细胞学检查可辅助诊断。内窥镜检查的一个经典发现表明主导管 IPMN 是由 Oddi 括约肌挤出粘蛋白引起的鱼嘴状外观。
对于IPMN已进展为浸润性癌或提示高癌症风险特征的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修订后的福冈指南通常用于指导IPMNs的管理(1)。通常“高风险特征”包括主胰管直径>1cm、增强壁结节>5mm或梗阻性黄疸,需考虑手术切除。令人担忧的影像学特征(囊肿>3cm、增强壁结节<5mm、囊壁增厚或强化、主胰管直径5至9mm、主胰管突然中断伴远端腺体萎缩、淋巴结肿大、血清CA19-9升高、囊肿生长速度>5mm/年持续2年)需行超声内镜检查及囊液细胞学分析。若细胞学检查确诊癌变,或超声内镜发现提示恶性的特征,包括明确壁结节>5mm或囊肿累及主胰管,则建议进行手术。
对于有潜在癌症的患者,术后系统治疗与胰腺腺癌相似。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参考文献
1.Tanaka M, Fernández-Del Castillo C, Kamisawa T, J, et al.Re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Fukuok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PMN of the pancreas.Pancreatology.2017 Sep-Oct;17(5):738-753.doi: 10.1016/j.pan.2017.07.007
关键点
囊腺癌是一种罕见的腺性胰腺癌,源于黏液性囊腺瘤的恶变,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可触及的包块。
囊腺癌的诊断是通过腹部 CT 或 MRI 进行的。
与胰腺导管腺癌不同,囊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通常通过手术治疗。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是导致粘液分泌过多和导管阻塞的囊性肿瘤。
IPMN的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良性、交界性或恶性。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主导管型、分支导管型和混合型。
IPMN 的症状包括疼痛和反复发作 胰腺炎。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可通过横断面成像(CT 或 MRI)诊断。
对于已进展为侵袭性癌变的IPMN患者或具有高风险特征的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