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素综合征

作者:Kathleen Yip, MD,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t UCLA;
David Tanen, MD,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t UCLA
Reviewed ByDiane M. Birnbaumer, MD,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t UCLA
已审核/已修订 修改的 5月 2025
v1114624_zh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血清素综合征是某些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血清素活性增高的一种致命性疾病。症状包括神志改变、高热及自主神经和神经肌肉活动增多。诊断基于临床表现,治疗以支持性为主。

血清素综合征可发生于治疗性用药、自我药物中毒,或(最常见的是)两种血清素能药物联用导致的意外药物相互作用(见表可引起血清素综合征的药物),且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最常见的原因是同时使用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SSRI)和曲马多(1)。

严重血清素综合征的并发症包括: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癫痫急性肾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可能包括严重高热及肌肉活动过量。

表格
表格

参考文献

  1. 1.Mikkelsen N, Damkier P, Pedersen SA.Serotonin syndrome-A focused review.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2023;133(2):124-129.doi:10.1111/bcpt.13912

Serotonin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在大多数情况下,血清素综合征在24小时内发病,通常发生在6小时内,由于调整药物剂量或开始用药而引发。本病的临床表现根据严重程度而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类:

  • 意识状态改变:焦虑,躁动及多动,容易惊讶,谵妄

  • 自主神经亢进:心动过速,高血压,高热,出汗,寒战,呕吐和腹泻

  • 神经肌肉亢进:颤抖,肌张力过高或僵硬,肌阵挛,反射亢进,阵挛(包括眼阵挛)及跖伸肌反应

下肢神经肌肉亢进较上肢更为显著。

通常24小时内症状消失,但应用半衰期长或有活性代谢产物的药物(例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后症状可持续较长时间。

血清素综合征的诊断

  • 主要是病史和体格检查

血清素综合征的诊断是临床的。已提出几种明确的诊断标准。

目前首选亨特标准,因为使用简便且准确性高(与毒物学家做出的诊断相比较,用亨特标准诊断有近85%的敏感性及>95%的特异性)(1, 2)。该诊断标准为病人服用过血清素能药物且有如下之一:

  • 自发性阵挛

  • 震颤、反射增强

  • 有眼震或可诱导的阵挛,加上躁动或出汗,或肌张力增高和体温>38°C

全身感染,药物或酒精戒断综合征,以及拟交感神经药或抗胆碱能药的毒性也需要鉴别。 由于症状相似(例如,肌肉僵硬、高热、自主神经亢进和意识状态改变),血清素综合征与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较难区别。血清素综合征有应用血清素能药物的病史,起病迅速(例如24小时内起病)且反射亢进,而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反射减弱 (2)。

无确诊试验,但需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例如,对可疑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行脑脊液分析,可疑药物滥用者行尿检)。同时,对严重血清素综合征病例,需行某些检查(例如,血清电解质、血小板计数、肾功能、肌酸激酶、凝血功能、尿肌红蛋白检测)以明确有无并发症。

经验与提示

  • 在体温过高、精神状态改变、自主神经过度活跃和肌肉僵硬的患者中,如果符合以下情况,则更倾向于诊断为血清素综合征而不是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使用过血清素能药物,24 小时内发病,以及出现反射亢进。

诊断参考

  1. 1.Dunkley EJ, Isbister GK, Sibbritt D, et al.The Hunter Serotonin Toxicity Criteria: simple and accurate diagnostic decision rules for serotonin toxicity. QJM. 2003;96(9):635-642.doi:10.1093/qjmed/hcg109

  2. 2.Mikkelsen N, Damkier P, Pedersen SA.Serotonin syndrome-A focused review.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2023;133(2):124-129.doi:10.1111/bcpt.13912

血清素综合征的治疗

  • 停用5-羟色胺能药物

  • 支持治疗

  • 有时需应用赛庚啶

若及时识别血清素综合征并进行治疗,预后一般良好(1)。

停用所有血清素能性药物。症状轻微者通常予以苯二氮䓬类药物镇静后可缓解,24-72小时可恢复。难治性病例可考虑使用右美托咪定。其作为α -2激动剂的机制可能治疗过量血清素的潜在病理生理,以及作为镇静剂(2, 3)。若症状迅速好转,病人需至少留观数小时。然而,多数病人需住院以进一步检查、治疗及监护。

严重病例需收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给予降温以治疗高热(参见中暑:治疗)。给予适当镇静、肌松以及其他支持疗法。 由于自主神经效应可迅速发生变化,自主神经异常(例如,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治疗需选用短效药物(例如,硝普钠和艾司洛尔)。

经支持治疗症状仍持续存在时,可口服或碾碎后经鼻胃管给予5-羟色胺拮抗剂赛庚啶,但该治疗方法的证据质量较低(4, 5)。

鼓励咨询毒理学家,在美国可通过拨打美国毒物控制中心(1-800-222-1222)实现。还可通过在线工具PoisonHelp.org获取专家协助。

治疗参考文献

  1. 1.Boyer EW, Shannon M.The serotonin syndrome.N Engl J Med.352(11):1112-20, 2005.doi: 10.1056/NEJMra041867 Erratum in: N Engl J Med.356(23):2437, 2007.Erratum in: N Engl J Med.361(17):1714, 2009.

  2. 2.Baumgartner K, Doering And M, Mullins ME; Toxicology Investigators Consortium.Dexmedetom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oxicologic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view of the toxicology investigators consortium database. Clin Toxicol (Phila).2022;60(12):1356-1375.doi:10.1080/15563650.2022.2138761

  3. 3.Rushton WF, Charlton NP.Dexmedetom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rotonin syndrome. Ann Pharmacother.2014;48(12):1651-1654.doi:10.1177/1060028014549184

  4. 4.Nguyen H, Pan A, Smollin C, et al.An 11-year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cyproheptadine use in serotonin syndrome cases reported to the California Poison Control System. J Clin Pharm Ther.2019;44(2):327-334.doi:10.1111/jcpt.12796

  5. 5.Chiew AL, Isbister GK.Management of serotonin syndrome (toxicity). Br J Clin Pharmacol. 2025;91(3):654-661.doi:10.1111/bcp.16152

关键点

  • 增加血清素能活性的药物可以导致高热和神经肌肉功能亢进,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癫痫发作,急性肾损伤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

  • 如果患者服用了血清素能药物并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则很可能诊断为血清素综合征:自发性阵挛;震颤伴反射亢进;或眼震或可诱导的阵挛加上躁动、出汗或肌张力增高和体温>38°C。

  • 血清素综合征与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血清素药物的病史,发病迅速(例如,服药后24小时内发病)以及反射亢进。

  • 停用所有血清素能药物,并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

  • 积极治疗并发症,可考虑给予赛庚啶。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