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umer edition active

盘尾丝虫病(河盲症)

作者:Chelsea Marie, PhD, University of Virginia;
William A. Petri, Jr, MD, PhD,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Medicine
Reviewed ByChristina A. Muzny, MD, MSPH,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已审核/已修订 修改的 1月 2025
v787033_zh
浏览专业版
盘尾丝虫病是由蛔虫(线虫)盘尾丝虫引起的感染。

主题资源

  • 受感染的雌性黑蝇会传染给人。

  • 感染仅引起强烈瘙痒,但有时也会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视力损伤或完全致盲。

  • 通常,医生通过从皮肤样本中发现未成熟的蠕虫来诊断该感染。

  • 如果盘尾丝虫病导致症状,可使用一种名为伊维菌素的单剂量药物来治疗蠕虫。

  • 每年为盘尾丝虫病流行地区的居民注射一到两次伊维菌素,有助于控制感染。

蠕虫是一种寄生虫,可感染人类和动物。蠕虫有 3 种类型:吸虫(颤虫)、条虫(绦虫)和蛔虫(线虫)。盘尾丝虫是一种称为丝虫的蛔虫。

在世界范围内,约有 2,100 万人患有盘尾丝虫病。在感染者中,约有 1,460 万人患有皮肤病,115 万人有视力问题或失明。盘尾丝虫病是全球第二大感染性失明病因(仅次于沙眼)。

盘尾丝虫病最常见于非洲热带及南部(亚-沙哈拉沙膜)地区。它偶尔出现在也门和南美洲沿委内瑞拉和巴西边界的一个小传播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宣布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墨西哥和危地马拉没有盘尾丝虫病。

在这些地区,生活或工作在快速流动的溪流或河流附近的人最容易被感染。这些地区的长期旅行者(如传教士、志愿者或野外研究人员)也存在风险。

(也请参见寄生虫感染概述。)

您知道吗……

  • 盘尾丝虫病(或称河盲症)是全球感染性失明的第二大原因。

盘尾丝虫病的传播

盘尾丝虫病通过在湍急溪流中繁殖的雌性黑蝇叮咬传播(因此被称为“河盲症”)。

当受感染的黑蝇叮咬人并将蠕虫幼虫寄生在皮肤上时,感染周期就开始了。幼虫通过咬伤的伤口进入人体,移行到皮下组织,形成肿块(结节)。在结节中,幼虫在 12 到 18 个月内成熟为成虫。雌性成虫可在这些结节内存活长达 15 年。成熟的雌虫在交配后产卵,卵发育成未成熟的蠕虫幼虫(微丝蚴)。微丝蚴主要通过皮肤侵入眼睛。感染者被黑蝇叮咬后,黑蝇摄入微丝蚴,就会传播这种疾病。

通常需多次叮咬才可引起感染症状,故疫区旅行者较少感染本病。

盘尾丝虫病的症状

盘尾丝虫病的症状发生于微丝蚴死亡时。

在皮肤上,它们的死亡会导致剧烈瘙痒,这可能是唯一的症状。可能出现红疹。可有皮肤红疹形成,随时间推移,皮肤可增厚、粗糙、皱缩。可能会出现弹性丧失和斑点状色素脱失。严重病例可能出现长的皮肤褶皱,在下腹部和大腿上方悬挂下来(“悬垂性腹股沟症”)。包括生殖系统区域在内的淋巴结发炎肿胀。在皮肤下可见或触及含有成虫的肿块(结节)。肿块通常不会引起症状。

对视力的影响可自轻微损伤(模糊)至完全失明。眼睛可出现炎症红肿、畏光。接触亮光可导致疼痛。如果不进行治疗,角膜可能会变得完全不透明并留下疤痕,这是导致失明的原因。眼内其他结构如虹膜、瞳孔、视网膜等均可受累及。视神经可发炎、变性。

盘尾丝虫病引起的眼部瘢痕
隐藏详情
如不治疗,盘尾丝虫病可导致眼角膜上形成瘢痕组织。因此,角膜可能变得不透明(看起来是白色),患者可能失明。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盘尾丝虫病的诊断

  • 皮肤样本检查

  • 眼部检查

要诊断盘尾丝虫病,医生通常会取下皮肤样本,检查其中的微丝蚴。

医生可能会使用裂隙灯寻找眼睛中的微丝蚴。

可能做血液化验以寻找感染的证据,但这些检查并不一定总是可靠或可行。

可切取皮下结节检查成虫,但此法必要性小。

盘尾丝虫病的治疗

  • Ivermectin

  • 有时需使用多西环素

为治疗盘尾丝虫病,医生会开处伊维菌素。该药物被称为驱虫药。该药单剂口服,然后每 6 至 12 月重复一次,直到症状消失。

伊维菌素可减少皮肤和眼睛中的微丝蚴数量,并在几个月内减少成虫产生微丝蚴。它不能杀灭成虫,但重复给药可降低成虫的生育能力。

如果盘尾丝虫病患者生活在非洲另一种丝虫 Loa loa 流行的地区,医生会在给他们注射伊维菌素前检查他们是否患有罗阿丝虫病,因为伊维菌素会对同时患有罗阿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的人造成严重反应。

有时医生也会开处抗生素多西环素来治疗盘尾丝虫病。该药需口服 6 周。强力霉素可杀死生活在蠕虫体内且对蠕虫生存至关重要的细菌。因此,许多雌性成虫死亡,其他成虫会产生少量或不产生微丝蚴。

过去曾行结节外科切除术,现已被伊维菌素取代。

盘尾丝虫病的预防

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被黑蝇叮咬的机会,因此减少盘尾丝虫病的风险:

  • 避开黑蝇肆虐的地区

  • 穿防护性衣服

  • 大量使用驱虫剂

每年注射一到两次伊维菌素有助于控制反复感染者的感染,从而减少传播。这种基于社区的预防方法已使盘尾丝虫病在一些常见地区绝迹。在仍有感染的地区,继续使用伊维菌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ANDROID APPS in CHINA iOS
ANDROID APPS in CHINA iOS
ANDROID APPS in CHINA 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