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

作者:Chelsea Marie, PhD, University of Virginia;
William A. Petri, Jr, MD, PhD,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Medicine
Reviewed ByChristina A. Muzny, MD, MSPH, Divi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已审核/已修订 12月 2022 | 修改的 4月 2025
v1016413_zh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疟疾是由 Plasmodium(疟原虫)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烧(可能是周期性的)、寒战、战栗、出汗、腹泻、腹痛、呼吸窘迫、意识模糊、癫痫发作、溶血性贫血、脾肿大和肾脏异常。通过外周血涂片发现Plasmodium(疟原虫)和快速诊断检测可确诊。治疗和预防取决于 Plasmodium 种属和药物敏感性以及患者的临床状态。 急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包括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最快速起效的方案、阿托伐醌和氯胍的固定组合,以及较少见的氯喹、奎宁或甲氟喹。 感染P. vivax( 间日疟原虫)和P. ovale(卵形疟原虫)的患者还要接受伯氨喹或单剂量的他非诺喹治疗以防止复发。预防通常采用阿托伐醌加氯胍的固定组合,或采用强力霉素;氯喹用于没有氯喹耐药性的地区。对于可能接触过P. vivax( 间日疟原虫)或P. ovale(卵形疟原虫)的患者,给予伯氨喹或他非诺喹的终末治疗。

疟疾是由 Plasmodium(疟原虫)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世界上约一半的人口仍有疟疾风险。疟疾流行于非洲、印度及南亚其他地区、东南亚、韩国和朝鲜、墨西哥、中美洲、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南美(包括阿根廷北部)、中东地区(包括土耳其、叙利亚、伊朗及伊拉克)以及中亚。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提供关于疟疾传播具体国家的信息(见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黄热病和疟疾信息,按国家划分)、疟疾类型、耐药模式和推荐的预防措施(见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疟疾)。

2020年,估计有2.41亿疟疾病例,其中95%在非洲(见2021世界疟疾报告)。据估计,2020年有62.7万人死于疟疾,大多数是小于5岁的儿童。自2000年以来,通过消除疟疾的RBM(Roll Back Malaria,遏制疟疾)伙伴关系的努力,疟疾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了约30%。该项目有500多个合作伙伴(包括流行国家和各种组织和机构)。尽管已经下降了几十年,但由于COVID-19大流行病造成的干扰,2020年的死亡人数有所增加。

在美国曾发生过疟疾流行。 目前,美国每年大约发生1500起病例。 几乎所有的病例都是在国外感染的,但也有少数通过输血传播,或极少部分是通过吸食受感染的移民或回国旅客血液的当地蚊子而传播的。

疟疾的病理生理学

感染人类的 Plasmodium(疟原虫)种属分为

  • P. falciparum

  • P. vivax

  • P. ovale

  • P. malariae

  • P. knowlesi

不同Plasmodium种属的合并感染是罕见但可能发生的。

诺氏疟原虫是东南亚的一种病原体,尤其是在马来西亚。猕猴是主要宿主。P. knowlesi (诺氏疟原虫)通常由在森林附近或森林中生活或工作的人感染。

其生活史基本环节对所有的Plasmodium 都是相同的。雌性 Anopheles(按蚊)吸食疟疾感染者含有配子体的血液时,传播便开始了。

接下来的1~2周里蚊子体内的配子体有性繁殖产生感染性的子孢子。 蚊子吸食另一个人时,会接种子孢子,迅速到达肝脏并感染肝细胞。

寄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成组织裂殖体。每个裂殖体形成1万~3万个裂殖子,1~3周后肝细胞破裂、裂殖子释放入血。每个裂殖子可侵犯一个红细胞(RBC),在红细胞内转变成滋养体。

滋养体生长,大部分发育成红细胞裂殖体;裂殖体产生更多的裂殖子,48~72小时后红细胞破裂,使其释放入血浆。 这些裂殖子随后迅速侵入新的红细胞,重复这个循环。一些滋养体发育成配子细胞,被Anopheles(按蚊)摄取。 它们在蚊子的肠道中发生性接触,发育成卵囊,并释放感染性子孢子,迁移到唾液腺。

P. vivax(间日疟原虫)和P. ovale(卵圆疟原虫)(但不是P.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或P. malariae(三日疟原虫)的肝细胞内裂殖体可能以迟发子的形式存活长达数年。P. ovale 的复发推迟至疟疾症状发生后的6年,并且可以通过输注献血前7年暴露过疟疾感染的患者的血液而进行传播。这些迟发子就像“按时释放胶囊”,引起再燃并使治疗复杂化,因为多数作用于血液寄生虫的药物不能将其杀死。

如果是输血或共用针具引起感染,或者是先天性疟疾,疟原虫生活史中没有红外期(肝细胞期)。因而,这些传播模式不引起潜伏疾病和延迟复发。

临床症状归因于裂殖子释放时伴随的红细胞破裂。严重时溶血可引起贫血和黄疸,脾脏吞噬感染的红细胞则加重这些症状。在P.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感染或慢性P. vivax(间日疟原虫)感染中,贫血可能很严重,但在P. malariae(三日疟原虫)感染中则倾向于轻微。

恶性疟

与其他类型疟疾不同的是,P. falciparum 能引起微血管阻塞,因为感染的红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缺血导致组织缺氧,特别是脑、肾、肺和消化道。低血糖和乳酸酸中毒是其他潜在的并发症。

抵抗力

大多数西非人对P. vivax(间日疟原虫)具有完全的抵抗力,因为他们的红细胞达菲血型阴性,而达菲血型与P. vivax(间日疟原虫)附着在红细胞上有关;许多非裔美国人也有这样的抗性。在血红蛋白S病血红蛋白C病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中,疟原虫在红细胞中生长受限。

先前感染提供部分免疫力。高流行区居民如果离开该地区,获得性免疫力会随时间减弱(数月至数年),他们再返回家乡可能感染并出现有症状的疟疾。

疟疾的症状和体征

潜伏期通常为

  • P. vivax(间日疟原虫)12~17天

  • P.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9~14天

  • P. ovale(卵圆疟原虫)16~18天或更长时间

  • P. malariae (三日疟原虫)约1个月(18~40天)或更长时间(年)

然而,P. vivax(间日疟原虫)的一些亚种在温带气候下可能在感染后数月至> 1年内不引起临床疾病。

各种疟疾共同的临床表现包括

  • 发热及寒战——疟疾发作

  • 贫血

  • 黄疸

  • 脾大

  • 肝大

疟疾发作是由受感染的红细胞溶血、释放的裂殖子和其他疟疾抗原以及它们引起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经典发作以不适感起病,突发寒战、发热高达39~41°C、细速脉、多尿、头痛、肌痛和恶心。2~6小时后,体温下降、大量出汗持续2~3小时,继而感觉极度疲劳。感染初期发热常常是消耗性的。在确诊感染中,疟疾发作通常每2~3天发生1次,具体取决于疟原虫种类。

临床病程1周时脾脏肿大、肋下常可触及,但P. falciparum可能不出现脾肿大。肿大的脾脏质地软,容易出现外伤性破裂。由于功能性免疫力的形成,疟疾反复发作时肿大的脾脏可缩小。多次发作后,脾脏可能纤维化,质地坚硬,或在某些患者中变得巨大(热带脾肿大)。肝大常与脾大伴随出现。

P.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表现

P.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由于对微血管的影响,引起最严重的疾病。它是唯一一种不经治疗可能致命的疟原虫;没有免疫力的患者可能在症状出现几天后死亡。 体温峰值和伴随症状通常以不规则模式发生,但也可以同步出现,以间隔一天的模式(每48小时出现一次体温峰值),特别是在部分免疫的流行地区居民中。

脑型疟患者可能出现烦躁、惊厥直至昏迷等症状。也可能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腹泻、黄疸、上腹部疼痛、视网膜出血、冷型疟疾(一种休克样综合征)和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

肾功能不全可能由血容量不足、受寄生虫感染的红细胞引起的血管阻塞或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 由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可发展成黑水热(根据尿液的深色命名),可自发发生或在使用奎宁治疗后发生。

低血糖症很常见,可因奎宁治疗和相关的高胰岛素血症而加重。

胎盘受累可导致低出生体重、自然流产、死胎或先天性感染。

P. vivax, P. ovale, P. malariae, 和P. knowlesi表现

P. vivax(间日疟原虫)、P. ovale(卵形疟原虫)和P. malariae(三日疟原虫)通常不损害重要脏器。 死亡率很低,主要是由于脾脏破裂或无脾脏患者不受控制的寄生虫血症所致。

P. ovale的临床过程与P. vivax类似。确诊患者的体温每48小时出现一次高峰-隔日模式。

P. malariae(三日疟原虫)感染常常不引起急性症状,但低水平的寄生虫血症可能持续几十年,并导致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炎、肾病或热带巨脾症;如果有症状,发热通常以72小时为周期发生-三日模式。

P. knowlesi 与全谱疟疾有关。与P.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相比,居住在森林地区附近或在森林地区工作的15岁以上男性更有可能感染。 通常每天都会出现温度峰值。 严重程度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4 小时的短无性复制周期会导致高寄生虫血症发生率,如果不治疗,还会导致死亡。血小板减少症很常见,但通常与出血无关。

药物预防患者的表现

接受化学预防的人(见表用于预防疟疾的药物),疟疾可能不典型。 停药后,潜伏期可延长数周至数月。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背痛和不规则发热,但最初可能很难在血液样本中找到寄生虫。

疟疾的诊断

  • 血液的光学镜检(厚血涂片或薄血涂片)

  • 检测血液中Plasmodium(疟原虫)抗原或酶的快速诊断试验

移民或从流行区返回的旅行者出现发热和寒战时,应立即进行疟疾评估。 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后的前六个月,但发病时间可长达2年或更长(很少)。

疟疾能够通过厚血涂片或薄血涂片在显微镜下找到疟原虫而诊断。分型依靠涂片中的典型表现(决定治疗及预后)(见表血涂片中疟原虫种类的诊断特征)。如果最初的血液涂片检查为阴性,则应每隔12~24小时重复进行附加涂片检查,直到3次涂片检查均为阴性。

薄血涂片经赖特-吉姆萨(Wright-Giemsa)染色后,可评估红细胞(RBC)中的寄生虫形态,常用于种类鉴定,并确定寄生虫血症比例(寄生虫密度),评估时使用油浸显微镜对涂片中红细胞相对密集区域进行放大,每个视野应显示约400个红细胞。厚血涂片敏感性更高,但备制较难,而且由于在染色前红细胞已经裂解,读片也较难。结果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取决于检查者的经验。

疟疾的商用快速诊断试验基于某些疟原虫特异性抗原或酶的存在。这种检测包括检测疟原虫(尤其P. falciparum)相关的富含组氨酸蛋白2(HRP-2)以及疟原虫相关的乳酸脱氢酶(PLDH)。在检测低水平寄生虫血症方面,快速诊断试验的敏感性通常与显微镜检查相当,但除了P.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外,它们无法区分单一感染和多种Plasmodium(疟原虫)物种的混合感染,也无法进行物种鉴定。

光学显微镜和快速诊断测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应该在可用的情况下进行。它们具有相似的灵敏度。即使这两者的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低寄生虫血症的疟疾患者。

可以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种特异性DNA探针,但大部分治疗点难以施行。它们可以在疟疾确诊后帮助识别感染Plasmodium种类。由于血清学检查可能反映先前感染,因此不适合诊断急性疟疾。

表格
表格

疟疾的严重程度

重型疟疾的定义是存在以下1个或多个临床和实验室特征。重症疟疾往往是由P.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引起的。

重型疟疾的临床标准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

  • 出血

  • 昏迷或意识障碍

  • 黄疸

  • 癫痫(复发)

  • 休克

重型疟疾的实验室标准:

  • 贫血(严重:<7 g/dL [70 g/L])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血红蛋白尿

  • 代谢性酸中毒

  • 寄生虫密度> 5%

  • 肾衰竭

疟疾的治疗

  • 抗疟疾药物

抗疟疾药物的选择依据如下:

  • 疾病严重程度(临床和实验室标准)

  • 感染 Plasmodium种类

  • 获得感染地区菌株的已知耐药模式

  • 现有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如口服青蒿醚/本芴醇,是起效最快的治疗方法,在许多情况下,也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青蒿素耐药已有报道,但还不常见。

严重疟疾 需要紧急治疗,最好是静脉注射青蒿琥酯,这是美国唯一可用于肠胃外治疗严重疟疾(或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的药物。若无法立即获得青蒿琥酯,应开始用蒿甲醚/本芴醇、阿托伐醌/氯胍、硫酸奎宁(加多西环素或克林霉素静脉注射)进行过渡性口服治疗,或在无其他药物可用时使用甲氟喹。对于呕吐的患者,止吐药可能会有所帮助。不能吞咽(如因谵妄)的患者可以通过鼻胃管给予粉碎的蒿甲醚/本芴醇或阿托伐醌/氯胍片剂。

由于 恶性疟原虫 感染患者有发展为严重疾病的风险,患者应住院监测临床反应,并每12至24小时检查一次寄生虫密度,直到临床表现改善和寄生虫密度下降明显为止。(见 CDC: Treatment of Malaria: Guidelines for Clinicians [United States])。

由于延迟溶血的风险,这是用静脉注射青蒿琥酯治疗高寄生虫血症疟疾的常见并发症(1),血红蛋白水平应在治疗后监测 4 周。

经验与提示

  • 时间是治疗严重疟疾的关键。尽快开始静脉注射青蒿琥酯治疗。如果无法立即获得静脉用青蒿琥酯,则开始临时口服其他药物治疗。 

在一些流行地区,一大部分当地可获得的抗疟疾药物是伪劣商品。因此,一些医生建议到边远、高风险地区的旅客携带完整的适当治疗方案,以备在采取了预防用药后仍感染疟疾时使用。这一策略也避免了消耗目的地国家有限的药物资源。

疟疾在儿童(< 5 岁,其中< 2 岁患儿病死率最高)、孕妇以及此前未暴露于疫区的访客中尤其危险。

如果怀疑 P. falciparum,即使第一次涂片阴性、快速诊断试验呈阴性,也应当立即开始治疗。P.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耐药性现在很普遍,对氯喹耐药的P. vivax(恶性疟原虫)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很常见,并在其他一些地区(如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和美洲)出现(2)。

有关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推荐药物和剂量,请参见表格 疟疾的治疗用于预防疟疾的药物。 常见的不良作用和禁忌证列于表格抗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中。另见CDC网站(Malar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或致电其疟疾热线咨询治疗,号码列在上面。

在流行区出现的发热性疾病病例必须立即接受专业的医学评估。如果无法立即评估(例如,由于地区偏远),在等待评估期间,可以考虑自行使用蒿甲醚/本芴醇或阿托伐醌/氯胍。 如果旅客从流行地区回国后出现发热,并排除其他引起发热的原因,临床医师应考虑给予针对轻症疟疾的经验性治疗,即使疟疾涂片和/或快速诊断检测为阴性。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治疗参考文献

  1. 1.Aldámiz-Echevarría LT, López-Polín A, Norman FF, et al: Delayed haemolysis secondary to treatment of severe malaria with intravenous artesunate: Report on the experience of a referral centre for tropical infections in Spain.Travel Med Infect Dis 15:52-56, 2017.doi:10.1016/j.tmaid.2016.10.013

  2. 2.Ferreira MU, Nobrega de Sousa T, Rangel GW, et al: Monitoring Plasmodium vivax resistance to antimalarials: persisting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t J Parasitol Drug-Drug Resist 15:9-24, 2021.doi:10.1016/j.ijpddr.2020.12.001

预防P. vivax(间日疟原虫)或P. ovale(卵圆疟原虫)疟疾的复发

必须使用伯氨喹或他非诺喹清除肝脏中的休眠子,以预防P. vivax(间日疟原虫)或P. ovale(卵形疟原虫)的复发。伯氨喹或他非诺喹可于氯喹的同时或之后使用。一些 P. vivax 菌株不敏感,并且可能会复发,需要重复治疗。恶性疟原虫疟疾疟原虫不需要使用伯氨喹治疗,因为这些物种没有持续性肝期。如果旅行者持续或大量暴露于P. vivax(间日疟原虫)或P. ovale(卵形疟原虫——,或者旅行者无脾,则在返回后开始使用14天的伯氨喹预防或单剂他非诺喹,可降低复发风险。主要的副作用是发生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人群的溶血。在给予伯氨喹或他非诺喹前应进行G6PD水平检测。

伯氨喹在怀孕和哺乳期间禁用,除非婴儿被证实没有G6PD缺乏。对于孕妇,在孕期可给予每周的氯喹作为预防,分娩后,没有G6PD缺乏的妇女可给予伯氨喹

疟疾预防

去流行地区的旅客应给予预防服药(见表 用于预防疟疾的药物)。有关疟疾流行国家的信息可从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获取(见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黄热病和疟疾信息,按国家划分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疟疾);这些信息包括疟疾的类型、耐药模式、地理分布和推荐的预防措施。

表格
表格

妊娠期疟疾对母婴都造成严重威胁。在Plasmodium(疟原虫)易感地区,孕妇可以使用氯喹,但由于没有其他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案,孕妇应尽可能避免前往氯喹耐药地区。妊娠期疟疾的治疗取决于感染的Plasmodium(疟原虫)物种以及感染获得区域已知的耐药模式(见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疟疾治疗:临床医生指南(美国):孕妇的替代方案)。

甲氟喹用于孕妇的安全性未见报道,但有限的经验提示权衡益处大于风险时可以使用。多西环素、阿托伐醌/白乐君、伯氨喹、他非诺喹不应用于孕妇。

青蒿素由于半衰期太短,故不用于预防。

对蚊子的预防措施包括:

  • 使用含有氯菊酯或除虫菊酯的残留杀虫喷雾剂(作用时间较长)

  • 给门窗安置滤网

  • 在床周围使用蚊帐(优选浸渍氯菊酯或除虫菊)

  • 用含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如靴子、裤子、袜子、帐篷),这些产品洗涤几次后仍能起到保护作用(使用经过预处理的衣物,保护时间可能更长)

  • 在暴露的皮肤上使用驱蚊剂如25%-35%的避蚊胺(二乙基甲苯酰胺)。

  • 穿着防护长袖衬衫和裤子,特别是黄昏和黎明时分,当Anopheles(按蚊)活跃时。

计划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的人应被告知:

  • 驱虫剂按照标签上的指示只能用于外露的皮肤,并在耳朵周围少量使用(不能涂布或喷在眼睛或嘴巴上)。

  • 使用后请洗手。

  • 不能让孩子接触驱虫剂(成人应该首先将驱蚊剂涂在自己手上,然后轻轻涂在孩子的皮肤上)。

  • 驱蚊剂应刚刚足够覆盖身体外露的部位。

  • 回室内后立即洗净驱虫剂。

  • 除非产品标签另有说明,否则再次穿前需洗净衣物。

大多数驱蚊剂可以用于<2个月的婴儿和儿童。环境保护局不建议对儿童、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使用已注册的驱虫剂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2021 年 10 月 6 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其他中度至高危P. falciparum 疟疾传播地区的儿童中广泛使用 RTS,S/AS01 (RTS,S) 疟疾疫苗。(See WHO recommends groundbreaking malaria vaccine for children at risk.)

关键点

  • 2020年,全世界估计有2.41亿疟疾患者,约62.7万人死亡,其中多数是<5岁的非洲儿童;自2000年以来,疟疾死亡人数减少了约60%。

  • P. falciparum(恶性疟原虫)引起微血管梗阻和组织缺血,特别是在非免疫婴儿和成人的脑、肾、肺和胃肠道;患者可能在出现初期症状的几天内死亡。

  • P. vivax(间日疟原虫)、P. ovale(卵圆疟原虫)和P. malariae(三日疟原虫)通常不损害重要脏器,很少导致死亡。感染P. knowlesi(诺氏疟原虫)。可导致全谱型疟疾。若不治疗,其短的无性复制周期可导致高寄生虫血症和严重的、可能致命的疾病。

  •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和寒战,头痛,肌痛,恶心;溶血性贫血和脾肿大是常见的。

  • 诊断通过血液光学显微镜检查(薄和厚血涂片)和快速诊断血液检测。

  • 根据疟疾种类(如果已知)和感染获得地区的耐药模式,使用抗疟疾药物进行治疗。

  •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疗法(如蒿甲醚/苯芴醇、青蒿素,其他青蒿素化合物)是最迅速有效的疗法;阿托伐喹酮联合氯胍是治疗单纯疟疾的另一种选择。

  • 使用伯氨喹或他非诺喹治疗已确诊或疑似感染P. vivax(间日疟原虫)和P. ovale(卵圆疟原虫),以防止复发,除非患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患有G6PD缺乏症,或他们的G6PD状态不明确。

  • 严重的疟疾需要紧急治疗。由于 P. falciparum 感染患者有进展为严重疾病的风险,患者应住院以监测临床反应。

  • 对前往流行地区的旅行者给予药物预防,并教导他们如何防止蚊虫叮咬。

更多信息

以下英语资源可能会有用。请注意,本手册对这些资源的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Resource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Malaria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