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疾病是以肺泡腔、间质或两者均有嗜酸性粒细胞积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00个/μL [0.5×109/L])也很常见。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病的已知病因包括:
- 药物诱发肺炎(如治疗性药物,如抗生素、苯妥英) 
- 感染(特别是寄生虫感染) 
- 吸入毒素(如软性毒品, 比如可卡因) 
- 系统性疾病(如,嗜酸性肉芽肿病伴多血管炎) 
但有很多患者往往找不到病因。
两种主要的不明原因嗜酸细胞性肺疾病是:
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系统性疾病,后面会加以讨论。
洛夫勒综合征, 短暂的肺部症状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另一种嗜酸性肺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疾病的诊断
- 胸部 X 光检查或胸部 CT 扫描 
- 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组织中嗜酸性细胞增多 
诊断基于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混浊阴影,以及在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活检组织中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00个/μL [0.5 × 109/L])。然而,肺嗜酸粒细胞增多可不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对糖皮质激素非常敏感,给予糖皮质激素后几小时内会完全从血液中消失。在进行诊断评估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快速消失可能会掩盖诊断。
嗜酸细胞主要位于组织中,其数量高于血中数百倍。所以血嗜酸细胞数量不能提示受累组织中嗜酸细胞浸润的程度。与环境接触的黏膜上皮组织中嗜酸细胞数量最多,如呼吸道、胃肠道和下泌尿生殖道。健康人的肺中无嗜酸性粒细胞,因此,若在肺组织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发现嗜酸性粒细胞(>10%)则提示存在病理过程(1)。与血嗜酸细胞相关的胸片肺部阴影有时被称为PIE综合征(肺嗜酸细胞浸润)。
参考文献
- 1.Rosenberg CE, Khoury P.Approach to Eosinophilia Presenting With Pulmonary Symptoms. Chest 2021;159(2):507-516.doi:10.1016/j.chest.2020.09.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