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专业版
胃肠炎指胃、小肠以及大肠内膜炎症。通常归因于微生物感染,但也可由摄入药物或化学物质所致。
药物
恶心、呕吐和腹泻是许多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常见治疗措施包括
含镁为主的抗酸药
抗生素
化疗药物
免疫治疗
放疗
秋水仙碱(治疗痛风)
地高辛(通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或某些不规则心律不齐)
用于治疗体内寄生虫的药物
通便药
使用抗生素也可能引起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性腹泻。
滥用轻泻剂可致乏力、呕吐、腹泻、电解质流失和其他异常。
判断是否因药物所致胃肠炎是困难的。轻型患者,医师可嘱其停服药,等以后再服用。如果当患者停服药后症状可缓解,且再次服用后症状又继续,说明药物可能是引起胃肠炎症的原因。严重药物性胃肠炎的患者,医师会嘱患者永远停用该药。
化学制品
治疗
补液
通常,胃肠炎(包括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胃肠炎)的必需治疗措施仅为卧床休息和足量饮水。即便正在呕吐的患者,在能耐受情况下,也应尽量少量多次饮水。
如果由于长时间的呕吐或腹泻,患者出现严重脱水,需静脉补充水和电解质。
儿童更易迅速脱水,应静脉输入比例适当的糖盐水。市面上销售的任何旨在补充流失液体和电解质的溶液(称为口服补液)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运动饮料很容易买到,口感也不错,但与口服补液相比,糖分更高,盐分更少,因此除非没有更好的选择,否则不应选择运动饮料,5 岁以下儿童也应避免饮用运动饮料。碳酸饮料、茶、运动饮料和含咖啡因的饮料不太适合饮用。虽然果汁并不是理想的补液饮料,但对于儿童来说,苹果汁加水(来自未受污染的水源)或儿童喜欢的任何液体(他们会喝的)稀释,都是合理的选择。还在哺乳期的婴儿,应继续接受母乳喂养。
随着症状消退,患者的饮食中可逐渐添加食物。无需将饮食限制为清淡的食物,如谷物、明胶、香蕉、米饭、苹果酱和吐司面包。然而,一些人在腹泻后数日对牛奶制品不耐受。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