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缺血时流入部分肠道的血流突然阻断,导致坏疽和穿孔。
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
可通过血管造影进行诊断。
需通过血管成形术或外科手术立即治疗。
(参见胃肠道急症概述。)
急性肠系膜缺血有多种病因。最常见的是
动脉栓塞
动脉血栓
动脉栓塞是指源自心脏或主动脉的血凝块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物质堆积在动脉内)随血流移动并滞留在较小动脉内(在此处为肠道的小动脉)。
动脉血栓是指动脉或静脉(包括肠道动静脉)内自发形成的导致血流受阻的血凝块。
有时血流并未被完全阻断,但由于心输出量低(如同心力衰竭或休克)或某些药物(如可卡因)使血管狭窄,会导致血流量极低。一般而言,年龄大于 50 的患者会承担非常大的风险。
血流阻断超过 6 小时就可使受累肠道区域坏死,导致肠道细菌侵入身体系统。如果肠道坏死,很可能引起休克、器官衰竭和死亡。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症状
起初,患者出现重度严重腹痛,通常突然发作。但在医生按压腹部检查时,患者却只有轻度疼痛(阑尾炎或憩室炎等疾病则与此不同,按压时会使疼痛明显加重)。
此后,随着肠道开始坏死,医生检查腹部会引起更为强烈的疼痛。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治疗
手术
血管成形术和放置支架
预防凝血的药物
如果医生在手术中作出肠系膜缺血的诊断,则有时会切除或绕过阻塞血管,但其他时候则必须切除受累肠段。
如果医生在 CT 血管造影或肠系膜血管造影期间作出肠系膜缺血的诊断,则可尝试使用血管成形术和放置支架来缓解血管阻塞。在血管成形术中,将一根小软管(导管)经腹股沟动脉穿行进入肠道动脉,同时进行血管造影。如果出现阻塞,有时可通过注射某些药物疏通,使用特制的血管造影导管吸出血凝块,或给动脉内的小球囊充气以使血管增宽,然后置入小管或金属丝网(支架)以使其保持开放。如果医生无法借助这些方法成功疏通阻塞,则需通过外科手术疏通阻塞或切除受累肠段。
治疗后,很多患者需服用抗血栓药物。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预后
如果医生能提早作出诊断并尽快开始治疗,患者通常恢复良好。
如果直到部分受累肠道坏死才做出诊断或才开始治疗,那么 70% 至 90% 的患者会死亡。如果所有小肠出现坏死或被切除的患者很难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