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感染是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有时)锡兰钩口线虫等蛔虫(线虫)引起。
由于钩虫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并能穿透皮肤,因此人们赤脚走在受污染的土壤上就会受到感染。
最初,感染者在幼虫钻破皮肤处出现瘙痒皮疹,继而出现发热、咳嗽、哮鸣或腹痛、食欲下降及腹泻。
重度慢性感染可导致失血和贫血,有时严重到足以引起疲劳,在儿童中可导致心力衰竭和全身肿胀。
医生通过发现大便虫卵确定诊断。
使用治疗蠕虫感染的药物治疗感染。
蠕虫是一种寄生虫,可感染人类和动物。蠕虫有 3 种类型:吸虫(颤虫)、条虫(绦虫)和蛔虫(线虫)。钩虫是蛔虫。
全球约有 4.06 亿至 4.8 亿人感染钩虫。这种感染最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热带地区。钩虫滋生在温暖潮湿的地方。
导致人类感染的钩虫主要有两种: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美洲板口线虫
两种均存在于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湿热地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存在于中东、北非和南欧。美洲板口线虫主要存在于美洲和澳洲。它曾在美国南部地区非常常见,现在仍然存在于该地区中人类排泄物未经卫生处理的区域。这些物种总是出现在加勒比海、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岛屿上。
另一种称为锡兰钩口线虫的钩虫会感染犬、猫和仓鼠等动物。它存在于亚洲部分地区和一些南太平洋岛屿。锡兰钩口线虫可在人体内完成其生命周期,有时会导致人感染钩虫。
当人大量感染这 3 种病毒中的一种或长期感染时,可能会出现贫血。贫血是红细胞数目或血红蛋白水平低的一种疾病。
(也请参见寄生虫感染概述。)
其他钩虫感染
其他钩虫种属通常仅在猫、犬或其他动物中引起感染。然而,人类偶尔会被感染。在人体内,这些钩虫无法成熟和繁殖,也不会造成失血而导致贫血。但是,某些钩口线虫种属的幼虫穿透皮肤后,在皮肤中徘徊,引起一种叫做皮肤幼虫移行症的瘙痒性皮疹。
在极少数情况下,一种名为犬钩口线虫的动物钩虫的幼虫会穿透人的皮肤进入肠道。它们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也可能引起腹痛和一种叫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指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抵抗疾病的白细胞,在身体对过敏反应、哮喘和寄生虫感染作出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肠道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这种疾病被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虽然犬钩口线虫幼虫可能会给人带来一些症状,但它们不会成熟和繁殖,也不会导致失血和贫血。
钩虫感染的传播
钩虫卵随粪便排出。如果把卵放在温暖潮湿的松软土壤上,1 到 2 天后就会孵化。孵化出的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如果条件良好,幼虫可在环境中存活3~4周。在发育后5~10天,幼虫能够引起感染,并可穿透皮肤。
赤脚行走或以其他方式直接接触受污染的土壤都有可能感染。
幼虫一旦进入人体,会通过血流移动到肺部。幼虫进入肺的气腔内,然后上至呼吸道。它们被咳入喉咙,吞咽下去,最终到达小肠。一旦进入小肠,幼虫即会发育为成虫。成虫将口器吸附在小肠上段的粘膜上,在那里产卵、吸血并释放出一些物质防止血液凝固。因此,患者会失血过多,可能会出现贫血。
成虫可能存活2年或更长时间。
图片来源: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全球健康,寄生虫疾病和疟疾科。
钩虫感染的症状
很多钩虫感染者没有症状。不过,在钩虫感染的初期,有些患者的幼虫钻入皮肤处可出现瘙痒、发红和凸起的皮疹(钩虫土痒)。幼虫在肺部的移行会导致发热、咳嗽、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喘鸣。
成虫最初吸吮小肠时可致上腹痛、食欲降低、腹泻及体重降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严重的感染会导致失血性贫血,人们会缺乏制造红细胞所需的铁元素。缺铁性贫血会导致疲劳、虚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和面色苍白。
在儿童中,持续失血可导致严重贫血、心力衰竭和大面积组织肿胀。在严重贫血的孕妇中,胎儿可能不会正常生长。
钩虫感染的诊断
粪检
血液化验
通过在粪便样本中查见钩虫卵即可诊断钩虫感染。便检应在排便后数小时内进行。
对于最近去过钩虫感染常见地区的人,可以进行血液检测,检查嗜酸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的数量。由于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在粪便中发现虫卵前几周就会增加,因此这种血液检测可以发现早期可能的钩虫感染。
也应进行针对贫血及缺铁的血液化验。
皮肤幼虫移行症的诊断依据是皮疹的外观和位置。
钩虫感染的治疗
用于治疗蠕虫感染的药物(驱虫药)
对于缺铁性贫血,给予铁补充剂
治疗肠道钩虫感染,医生会开处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或双羟萘酸噻嘧啶。这些药物被称为驱虫药,口服。
由于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只能使用双羟萘酸噻嘧啶。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补充铁。
皮肤幼虫移行症最终自行消失。然而,由于症状可持续 5 至 6 周,人们通常接受阿苯达唑或另一种称为伊维菌素的驱虫药治疗。这些药物可消除感染。
钩虫感染的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