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反应类型和常见诱发药物

药物反应类型

皮损描述

常见诱发药物

痤疮样皮疹

类似痤疮,但粉刺少见,常骤然起病

皮质类固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抑制剂、卤素(如碘化物、溴化物)、乙内酰脲、雄激素类固醇、异烟肼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维生素B2、B6和B12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迅速出现和泛发性脓疱疹

主要为抗生素,但也有一些其他药物

大疱性皮疹

表现为泛发性的水疱或大疱

天疱疮:抗生素,青霉胺以及其他硫醇化合物(包括降压药)

大疱性类天疱疮青霉胺呋塞米 (最常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常是 PD-1 抑制剂

线性免疫球蛋白 A (IgA) 大疱性皮肤病万古霉素(最常见)

皮肤坏死

表现为边界清晰伴有疼痛的红斑或出血性皮损,进展为血疱和全层皮肤坏死伴焦痂形成

华法林肝素、巴比妥类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加压素、左旋咪唑(街头制剂中的污染物可卡因)、甲苯噻嗪(常添加到非法药物混合物中的芬太尼中)

药物诱发的狼疮

表现为狼疮样综合症,但通常无皮疹

普鲁卡因胺米诺环素肼苯哒嗪、抗肿瘤坏死因子 (TNF) 药物、青霉胺异烟肼奎尼丁、干扰素、甲基多巴氯丙嗪

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或药物超敏综合征

第一次用药后的2~6周出现发热,面部水肿,皮疹

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异型淋巴细胞,肝炎,肺炎,淋巴结肿大和心肌炎

甲状腺炎可能是后遗症

抗癫痫药、别嘌呤醇、磺胺类药物、米诺环素万古霉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鞭毛状皮炎

线状红斑风团

博来霉素 和其他抗肿瘤药物

结节性红斑

特征为压痛性红色结节,主要分布于胫前,偶尔出现于手臂或其他区域。

磺胺类药物、口服避孕药、青霉素、卤素(如溴化物、碘化物)

剥脱性皮炎/红皮病

特征性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红、脱屑

可致命

抗生素、抗癫痫药、抗高血压药等

固定型药疹

大多表现为皮肤或黏膜(尤其是外生殖器)出现的孤立、界清的环形或卵圆形的皮损,呈暗红色或紫色,再次服药后在相同部位出现皮疹

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巴比妥类药物、抗疟药、抗癫痫药

苔藓样或扁平苔藓样皮疹

表现为多角形丘疹,融合成鳞屑性斑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eta-受体阻滞剂、甲基多巴奎尼丁、噻嗪类、青霉胺、奎纳克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麻疹样或斑丘疹型皮疹(发疹型)

最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

轻微瘙痒,多于服药后3~7天出现

几乎所有的药物(尤其是巴比妥类、镇痛剂、磺胺药物、氨苄西林和其他抗生素)

黏膜皮肤型皮疹

皮损轻为少量口腔水疱或荨麻疹样皮损,重至疼痛性口腔溃疡伴有泛发性大疱性皮损(参见多形红斑 和参见Stevens-Johnson 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青霉素、巴比妥类药物、抗癫痫药、磺胺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别嘌呤醇、奈韦拉平、疫苗

可触及的紫癜

非白化紫癜性丘疹最常见于下肢

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抗高血压药、抗癫痫药、 别嘌呤醇

光敏爆发

光毒性反应:在暴露于阳光和药物直接损伤组织后发生,暴露后不久发生,看起来像烧伤,包括起泡;皮疹仅限于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

光过敏反应:细胞介导的,可发生较晚,皮肤变化常与湿疹相似,并可扩散至未暴露的皮肤

可引起光毒性或光过敏反应的药物:NSAID、氯丙嗪、吩噻嗪和磺胺类

倾向于仅引起光毒性反应的药物:抗生素(例如,四环素、氟喹诺酮类)

血清病型药物反应

为Ⅲ型免疫复合物反应

常表现为急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较为少见

可出现多关节炎、肌痛、多发性滑膜炎、发热和神经炎。

青霉素、胰岛素、异种蛋白

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 (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十)

<10%的BSA以局灶性暗红色病变、皮肤痛和表皮剥脱为特征,TEN*中BSA占比>30%

皮肤和粘膜受累;嘴唇会出现出血性痂皮和溃疡

严重形式类似葡萄球菌性烫伤皮肤综合征,这是一种葡萄球菌毒素介导的疾病,见于婴儿、幼儿或免疫抑制患者

可致命

抗癫痫药、非甾体抗炎药、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荨麻疹

十分常见

典型但不总是IgE介导的

界清水肿性风团,易于辨认

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或其他过敏反应的表现

可能为血清病型药疹的首发症状,其后数天内出现发热、关节痛和其他系统症状

NSAIDs 会加重荨麻疹,荨麻疹可能是许多其他药物反应的征兆

*10~30%的BSA发生表皮剥脱时,使用SJS-TEN重叠这一术语。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使用的风险最高。当仅使用单一药物时,CTLA-4 抑制剂的风险最高,其次是 PD1 抑制剂,然后是 PD-L1 抑制剂。

BSA = 体表面积;CTLA-4 = 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NSAID = 非甾体抗炎药;PD-1 = 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L1 =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SJS =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TEN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在这些主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