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肠梗阻是新生儿的小肠阻塞,通常是囊性纤维化导致的肠内容物(胎粪)过度粘稠所致。
胎粪性肠梗阻通常由囊性纤维化引起。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天会呕吐,腹部增大并且没有排便。
诊断基于症状和 X 线检查结果。
通过灌肠治疗阻塞,如果灌肠不起作用,则需要手术治疗。
胎粪是一种深绿色物质,是新生儿的第一次排便。新生儿几乎总是在出生后的头 24 小时内排出胎粪。如果胎粪异常浓稠或呈焦油状,它会阻塞小肠的最后一部分,称为回肠。这种阻塞称为胎粪肠梗阻。在阻塞处上方,小肠扩大(扩张),导致腹部肿胀(腹胀)。在阻塞处之下,大肠(结肠)变窄(称为小结肠),因为没有任何东西通过肠道。
胎粪性肠梗阻的病因
胎粪肠梗阻的并发症
胎粪性肠梗阻的症状
出生后,新生儿通常在头 12 至 24 小时内排出胎粪。但是,患有胎粪性肠梗阻的新生儿在此时间段内不会排出胎粪,并且还会出现肠道阻塞症状,包括呕吐和腹部肿胀。
医生可能会通过腹壁摸到肿大的小肠袢。
胎粪性肠梗阻的诊断
出生前,进行产前超声
出生后出现肠梗阻症状和腹部 X 线检查
囊性纤维化检查
如果医生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他们有时会看到胎儿肠道被阻塞的迹象,或者肠道出现孔洞(穿孔)的迹象。
但是,当新生儿出现肠道阻塞症状时,医生通常会首先怀疑出生后的诊断。如果新生儿有囊性纤维化家族史,或常规新生儿筛查检查中囊性纤维化呈阳性,则医生会强烈怀疑胎粪性肠梗阻。
如果医生怀疑胎粪性肠梗阻,他们会进行腹部 X 射线检查,结果会提示小肠袢增大。有时,他们使用在 X 线检查上可见的液体物质(不透射线造影剂)进行灌肠后进行 X 射线检查。灌肠表明结肠比正常情况下狭窄(称为小结肠),并且在小肠末端附近存在阻塞。
对诊断为胎粪性肠梗阻的新生儿进行其他囊性纤维化检查。
胎粪性肠梗阻的治疗
灌肠
有时需要进行手术
肠穿孔或扭转的婴儿需要立即手术。
如果没有穿孔或扭转,医生会尝试使用灌肠剂清除胎粪阻塞。灌肠剂中可能含有 N-乙酰半胱氨酸,其会分解并软化粘稠的胎粪,使其通过肠道进入直肠。
如果灌肠不能清除堵塞物,医生就会通过手术将带有胎粪的部分取出。根据切除肠道的多少和肠道的健康程度,可以将两端重新连接起来,或者将一端或两端连接到腹壁上通过手术开出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回肠造口术)上。然后,粪便可以通过肠道进入一个覆盖开口的袋子。在胎粪完全排出之前,还可以利用开口进行额外的灌肠。胎粪排出后,大便开始通过肠道,肠道狭窄的部分最终会变宽,恢复到正常直径。之后,医生会再做一次手术,将肠道两端重新连接起来,并关闭开口。
如果出现并发症,如肠道狭窄或缺失,或者肠道扭曲或穿孔,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