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被制备为疫苗合剂以同时预防这 3 种疾病:
白喉常引起喉及口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不仅如此,白喉的致病菌所分泌的毒素还能引起心脏、肾、神经损伤。白喉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破伤风(牙关紧闭症)所分泌的毒素能导致重度肌肉痉挛。这种细菌常通过伤口进入体内。
百日咳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对 2 岁以下的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尤其危险。
(也请参见免疫接种概述。)
疫苗类型
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疫苗是一种类毒素疫苗,这意味着它含有由导致破伤风或白喉的细菌产生的弱化毒素(称为类毒素),但已被改良为无害。此疫苗还含有引起百日咳的细菌的无细胞成分。由于类毒素和该成分无害,它们不能引起破伤风、白喉或百日咳,但它们会触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强烈反应(参见主动免疫)。
这种疫苗有两种剂型:
适用于 7 岁以下儿童的 DTaP(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
适用于 7 岁及以上人群(大多数是青少年和成人)的 Tdap(破伤风-白喉-百日咳)疫苗
Tdap 含有较少量的白喉和百日咳成分,这用小写 d 和 p 表示。这些少量的成分足以诱导青少年和成人产生免疫力。
在美国,还有 DTaP 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联合疫苗。
还有一种单独的疫苗仅含有破伤风和白喉这两种成分(破伤风-白喉 [Td] 疫苗)。
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的剂量和建议
DTaP 疫苗以肌肉注射方式分 5 剂接种。
Tdap 疫苗以肌肉注射方式接种 1 剂。
应该接种这种疫苗的人群
DTaP 疫苗是一种常规的儿童免疫接种疫苗。通常在 2 月龄、4 月龄、6 月龄、15 至 18 月龄和 4 至 6 岁时共注射 5 针 DTaP 疫苗(参见 CDC:2025 年美国出生至 6 岁儿童推荐免疫接种)。
Tdap 疫苗也是一种常规的儿童免疫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时间为 11 至 12 岁时,注射 1 剂 Tdap 终生加强针。Tdap 加强针也适用于 13 岁及以上从未接种过 Tdap 或不确定是否接种过 Tdap 的人。注射此加强针后,每 10 年注射一次 Tdap 或 Td 加强针(参见 CDC:2025 年美国 7-18 岁儿童推荐免疫接种)。
怀孕者在每次妊娠期间接受一剂 Tdap(最好在妊娠 27 至 36 周时)。分娩后,从未接种过 Tdap 的产后人群需要接种一剂疫苗(参见 CDC:2025 年美国推荐的 19 岁及以上成人免疫接种)。
由于伤口或破损皮肤的损伤被污染后可能会引发破伤风,因此,已接种 Tdap 疫苗且有伤口的 7 岁以上人群可以接种 Tdap 或 Td 疫苗来预防破伤风。对于未接种过 Tdap 疫苗并有伤口的 7 岁以上人群,应接种 Tdap 疫苗。
不应接种这种疫苗的人群
对 DTaP 或 Tdap 疫苗中的任何成分有严重、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如速发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不应接种。
此外,有以下任何问题的人不应接种任何一种剂型的疫苗:
接种一剂 DTaP 或 Tdap 后 7 天内出现昏迷、意识水平下降或持续较长时间的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
接种预防破伤风的疫苗后 6 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
既往接种任何预防破伤风或白喉的疫苗后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
某些其它疾病可能会影响人们是否以及何时接种疫苗(也请参见 CDC:哪些人不应接种这些疫苗?)。
如果患者有临时性疾病,医生通常会等到疾病消退后再接种疫苗。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的副作用
大多数副作用为轻度至中度,可持续 1 至 3 天。鼻出血,有时严重
注射部位酸痛、疼痛和发红
发热
烦躁
疲倦
食欲不振(不常见)
呕吐
严重的副作用罕见。它们包括:
发热 40.5°C 或更高,没有其他原因,在接种疫苗后 2 天内出现
接种疫苗后 2 天内出现超过 3 小时严重且无法安抚的尖叫或哭泣
接受疫苗后 7 天内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如意识模糊或困倦)
接种疫苗后 3 天内出现癫痫发作
接种疫苗后 2 天内出现晕倒或休克
对疫苗立即产生重度过敏反应
如果在接种疫苗后 3 天内发生惊厥或在接种疫苗后 7 天内出现其它脑功能衰竭征象,则不会重复使用 DTaP 或 Tdap 疫苗。
严重的副作用通常由疫苗中的百日咳成分引起。如果出现这些副作用,则不再使用 DTaP 或 Tdap 疫苗。取而代之的是使用 Td 疫苗(不含百日咳成分)来完成疫苗接种系列。
有关副作用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包装说明书。
了解更多信息
以下是可能对您有帮助的英文资料。请注意,本手册对该资料中的内容不承担责任。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Tdap(破伤风、白喉、百日咳)疫苗信息声明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ECDC):白喉:推荐的疫苗接种
ECDC:破伤风:推荐的疫苗接种
ECDC:百日咳:推荐的疫苗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