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急性)

作者:Taha A. Jan, MD, 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Reviewed ByLawrence R. Lustig, MD, 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and New York Presbyterian Hospital
已审核/已修订 1月 2024 | 修改的 4月 2025
v945191_zh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的细菌或病毒感染,经常伴随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有耳痛,且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尤其在年龄偏小患儿。诊断基于耳镜检查。应用止痛药治疗,有时加用抗生素。

急性中耳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最常发生在3个月到3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咽鼓管在结构和功能上尚未成熟——咽鼓管的角度更水平;腭帆张肌与软骨性咽鼓管的角度使得开放机制效率较低。

急性中耳炎的病因可能包括病毒或细菌。病毒感染常因继发细菌感染而更为复杂。在新生儿中,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尤其是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引起急性中耳炎。在较大的婴儿和<14岁的儿童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Moraxella (Branhamella) catarrhalis(卡他莫拉菌(布兰汉球菌))和非分型Haemophilus influenzae(流感嗜血杆菌);较少见的病因是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i(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4岁的患者中,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i(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H. influenzae(流感嗜血杆菌)

危险因素

家庭环境中存在吸烟是急性中耳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有中耳炎家族史、生活在资源匮乏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奶瓶喂养(而非母乳喂养)以及上日托中心。

并发症

急性中耳炎的并发症并不常见。细菌性中耳炎在很少的情况下向局部扩展,导致急性乳突炎,岩尖炎或迷路炎。颅内扩散极为罕见;它通常导致 脑膜炎脑脓肿硬膜下积脓硬膜外脓肿,可能会发生侧窦血栓形成或耳炎性脑积水。尽管应用抗生素治疗,颅内并发症的消退也非常缓慢,尤其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中。

急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

最常见的初始症状为耳痛,常伴听力下降。婴儿常仅表现为烦躁或入睡困难。发热、恶心、呕吐和腹泻常发生在幼儿身上。耳镜检查可见鼓膜肿胀,色红,标志不清,光锥移位。鼓气耳镜鼓气时鼓膜活动度小。自发性鼓膜穿孔导致血清性或 化脓性耳漏,通常可以迅速缓解疼痛。

当感染蔓延到颅内时会出现严重的头痛,意识模糊和病灶性神经体征。出现面瘫和眩晕则提示感染扩散至面神经骨管或迷路。

急性中耳炎的诊断

  • 临床评估

急性中耳炎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包括急性(48小时内)起病的疼痛、鼓膜膨出,特别是在儿童中,通过鼓气耳镜检查发现的中耳积液征象。除非在鼓膜切开术中获取液体,否则通常不进行培养。

急性中耳炎的治疗

  • 止痛剂

  • 有时用抗生素

  • 很少进行鼓膜切开

必要时应提供镇痛治疗,包括对通过行为表现疼痛的还不会说话的儿童(如揪耳朵或揉耳朵、过度哭闹或烦躁不安)。口服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通常是有效的;止痛药需根据患儿体重计算给药。各种外用制剂可通过处方和非处方方式获得。虽然没有充分的研究数据支持,一些外用制剂可暂时缓解疼痛,但不超过20至30分钟。鼓膜穿孔时不能使用外用制剂。

大多数(80%)病例可自行缓解;然而,在美国,通常会给予抗生素治疗([1];见表格 抗生素治疗中耳炎)。抗生素能更快地缓解症状(尽管1~2周后的结果相似),并可能减少残余听力损失以及迷路或颅内后遗症的机会。然而,随着最近出现耐药菌,儿科组织强烈建议仅对某些儿童使用初始抗生素,例如:

其他若能够较好随访的患儿,可以观察48至72小时,仅在无好转时应用抗生素;若已计划电话随访,为节省时间和费用可以在第一次就诊时就开好处方。随访观察的治疗方案需与患儿家属讨论。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所有的病人都应用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在成人中,局部鼻内血管收缩剂,例如苯肾上腺素或羟甲唑啉,可以改善耳咽管功能,尽管这些制剂的功效尚未得到明确证实。为防止反弹性充血,这些药物使用不应超过>3天。全身性减充血剂(如根据需要每6小时口服30至60毫克伪麻黄碱)可能有助于缓解鼻窦充血或压力。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每4~6小时口服4mg,持续7~10天)对伴有过敏症状的病人可以改善咽鼓管功能,但仅适用于真正的过敏患者。

在儿童,血管收缩药和抗组胺药都没有益处。

鼓膜切开术可由专家对鼓膜肿胀患者进行,尤其在出现严重或持续的疼痛、发热、呕吐或腹泻时。鼓室测量法用于监测鼓膜运动;监测患者的听力和鼓膜外观和运动,直到恢复正常。如果急性中耳炎患者出现面神经麻痹或无力,则必须紧急将患者转诊至专科医生处,以进行鼓膜切开术并放置鼓膜置管。

治疗参考文献

  1. 1.Lieberthal AS, Carroll AE, Chonmaitree T, et al: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Pediatrics e964–99, 2013.

预防急性中耳炎

儿童常规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B型H. influenzae(流感嗜血杆菌) 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急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婴儿睡觉时不应含奶瓶,杜绝家庭吸烟可降低发病率。对于儿童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不推荐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

复发性急性中耳炎和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 可通过插入鼓室造瘘管来预防。

关键点

  • 所有患者给予镇痛药。

  •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后续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抗生素。

  • 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不推荐用于儿童;口服或鼻腔用减充血剂对成年人有效,但抗组胺药仅用于有过敏病因的成年人。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