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胆囊和胆管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 (CT)、磁共振成像 (MRI)、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中胆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和单纯的 X 光检查。
(也请参见肝脏和胆囊概述。)
超声检查
超声扫描利用声波提供肝脏、胆囊和胆道的影像。经腹超声检查对仅影响肝脏局部部位的异常结构(如肿瘤)的检测效果,优于对肝硬化(严重的肝脏瘢痕形成)或脂肪肝(肝内脂肪过多)等均质性地影响整个肝脏的异常病变的检测效果。它是最经济、最安全的胆囊和胆管成像技术。
利用超声扫描技术,医生可以迅速发现胆囊中的结石。腹部超声检查能鉴别黄疸(皮肤和眼白黄染)是由胆管梗阻引起,还是由肝细胞功能异常引起。如果超声显示胆管扩张(增宽),原因通常是胆管梗阻。超声还能引导医生插入探针以获得肝活检组织样本。
有一种类型的超声称为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肝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多普勒血管超声仪可以检测到肝动静脉的堵塞情况,特别是用于将血液从小肠运输到肝脏的门静脉。多普勒超声还可估测门静脉内高血压(一种称为门静脉高压的疾病)的影响。超声内镜检查是利用一个安装在内镜前端的微型超声探头,它可以从口腔进入胃然后进入十二指肠(小肠的第一段),从而近距离的观察肝和周围的器官。
CT
磁共振成像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将一个内镜(一种柔性可视导管)从口腔依次通过食道和胃,然后进入十二指肠。之后再将一根细导管插入内镜,进入胆管。医生会通过导管向胆道注入不透射线的造影剂,同时对胆道和胰管拍摄 X 光片。
ERCP 仅偶尔用于观察胆道结构,因为对于诊断性检查时,MRCP通常是首选,因为它的效果同 ERCP 一样好,而且更加安全。然而,不同于其他诊断性检查的是,ERCP 可让医生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和进行特定的治疗,因为手术中会使用内镜。例如,使用内镜可将胆管中的结石取出,或者在胆管炎症或癌症所导致的梗阻处置入导管(支架),建立新的通道。进行 ERCP 这个操作,并发症(如胰腺的炎症 [胰腺炎] 或者出血)发生的概率为 1%。如果在 ERCP 的过程中进行治疗,以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更高。
了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 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中,不透射线造影剂通过内镜(一种柔软的可视导管)进入人体,内镜经口插入后,通过胃进入十二指肠(小肠的第一段)。刚进入 Oddi 括约肌后,将造影剂注入胆道中。然后造影剂回流到胆道,且通常会显现胰管情况。 手术器械也可以用内镜,让医生取出一块胆管的石头或插入导管(支架)绕过因疤痕或肿瘤造成的胆管阻塞。 |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是将一根细长针经皮插入肝脏,然后将不透射线的造影剂注入肝内胆管,穿刺时需要超声引导。X 光可以很清楚的观察胆道,特别是存在梗阻的胆管。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一样,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也多用于治疗或者活检,而不是单纯获取胆道的影像图片。由于经皮肝穿刺所引发的并发症,诸如出血和内部组织的损害,与 ERCP 相比,它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
术中胆管造影
术中胆道造影是在胆囊手术中,将不透射线的造影剂直接注入胆管分支。在 X 光下可清楚显示胆道的影像。这种检查仅仅是在其他微创性检查不能够提供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偶尔应用。
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同位素)扫描
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将含有放射性示踪剂的药物(可由特定器官摄取)经静脉注入体内。然后将ɤ射线照相机置于上腹部上方检测放射性活性,而后经与之连接的计算机成像。肝扫描是利用肝细胞摄取放射性物质的一种放射性核素成像。
胆管闪烁显像(肝胆闪烁显像或扫描)是另一种放射性核素成像,通过追踪放射性物质的移动进行成像检查,即放射性物质被肝脏排出,经胆管进入胆囊,最后流入十二指肠(第一段小肠)。该技术在患者禁食后进行,可以检测阻塞的胆囊管(连接胆囊到胆总管的管道——参见图肝脏和胆囊的视图)。胆囊管的梗阻提示胆囊存在急性炎症(胆囊炎)。
肝脏及胆道 X 光
单纯的腹部 X 光检查通常不能发现肝脏、胆囊或胆道的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