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中毒

作者:Larry M. Bush, MD, FACP, Charles E. Schmidt College of Medicine,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Maria T. Vazquez-Pertejo, MD, FACP, Wellington Regional Medical Center
Reviewed ByBrenda L. Tesini, MD,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已审核/已修订 6月 2023 | 修改的 4月 2025
v1009839_zh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肉毒中毒是由于Clostridium botulinum(肉毒梭菌)毒素影响到周围神经而引起的。若毒素是通过进食、注射或吸入进入体内,则可无感染表现而仅表现为肉毒中毒。症状表现为对称性脑神经麻痹,伴有对称性下行性肌无力和弛缓性瘫痪,无感觉缺陷。诊断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的毒素鉴定结果。治疗主要是抗毒素加支持治疗。

(参见厌氧菌概述梭菌感染概述。)

C. botulinum (肉毒梭菌)是引起人类疾病的几种梭菌属中的一种。肉毒中毒为罕见的、致命性疾病,肉毒毒素可经血行播散并不可逆性干扰神经肌肉接头处周围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并表现为虚弱无力。肉毒中毒是一种医疗急症,有时也是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肉毒梭菌也被列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美国农业部潜在生物恐怖主义 制剂名单上的一级制剂。

C. botulinum (肉毒梭菌)能产生8种抗原性不同的神经毒素(A-G型及F/A混合型)。五种毒素:A、B、E和少见的F及F/A混合型(以前标记为H)可以导致人类致病。 肉毒毒素是一种耐胃酸和蛋白水解酶降解的高毒性蛋白质。F/A杂交型是已知的毒性最强的肉毒毒素。美国大约有50%的食源性肉毒杆菌暴发都是由A型引起的,其次是B和E型。

A型毒素主要流行于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B型在东部州份,E型在阿拉斯加和五大湖地区(E型常与摄入鱼类及鱼制品有关)。

C. botulinum(肉毒梭菌)可在体内产生神经毒素时发生,或在外部来源获得预先形成的神经毒素时发生。

体内产毒可引起以下形式:

  • 外伤型肉毒中毒

  • 婴儿肉毒中毒 (最常见的形式)

  • 成人肠道肉毒中毒(罕见)

外伤肉毒中毒中,神经毒素在感染组织中产生。

婴儿肉毒中毒成人肠道肉毒中毒中,孢子被摄入后,神经毒素在胃肠道内产生。1岁以上儿童和成人肠道肉毒杆菌中毒的易发因素包括既往肠道或胃手术、解剖性肠道异常、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抗菌治疗和免疫抑制药物。

摄入预先形成的神经毒素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 食源性肉毒中毒

  • 医源性肉毒中毒

  • 吸入肉毒中毒

食源性肉毒中毒中,摄入了受污染食物中产生的神经毒素。

医源性肉毒中毒中,A型或B型毒素被注射用于治疗以缓解肌肉过度活动;少数情况下,在美容注射(使用肉毒杆菌毒素)后也会发生肉毒中毒。

吸入肉毒中毒中,毒素意外雾化或在有意用作生物武器时雾化;自然界中不存在雾化毒素。

C. botulinum(肉毒梭菌芽胞)具有高度耐热性,在100° C下煮沸数小时后仍有活性。然而,在120°C湿热条件下暴露30分钟即可杀死芽胞。另一方面,毒素很容易被热破坏,在80°C下烹饪食物30分钟可预防肉毒中毒。C. botulinum(肉毒梭菌)可在低至3° C的温度下产生E型毒素(例如在冰箱中——如真空包装的熏鱼中)。

经验与提示

  • C. botulinum(肉毒梭菌)可在低至3° C的温度下产生E型毒素,因此如果食物被污染,冷藏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毒素来源

自制罐头食品,尤其是低酸食品(即pH > 4.5),是摄入毒素最常见的来源,但商业加工食品也与大约10%的疫情暴发有关。蔬菜(通常不包括番茄)、鱼、水果和调味品是最常见的传播媒介,但牛肉、奶制品、猪肉、家禽及其他食物也有涉及。其中,海产品引起的肉毒杆菌中毒有50%是由E型引起的,其余的是由A和B型引起的。近几年来,非罐装食品(例如,锡纸包裹的烤土豆、油浸蒜末、肉饼三明治)也引起了餐馆相关的暴发。

有时该毒素是通过眼睛或破损的皮肤吸收,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疾病。

C. botulinum (肉毒梭菌芽孢)在环境中常见;婴儿肉毒中毒的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摄入芽孢引起的,通常是在摄入蜂蜜时。

孢子还可以通过未经消毒针头注射药物进入人体,可导致外伤性肉毒中毒。将受污染的黑焦油海洛因注射到肌肉内或皮下(皮下注射)风险最高;这可导致气性坏疽以及肉毒中毒。

无论毒素是如何摄入,一旦进入血流即可导致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的症状和体征

常见的肉毒杆菌中毒的症状和体征 包括

  • 口干

  • 模糊或复视

  • 眼睑下垂

  • 言语不清

  • 吞咽困难

瞳孔对光反射减弱或完全丧失。吞咽困难会导致吸入性肺炎。这些神经症状通常是双侧和对称的,从颅神经开始,随后出现下行性无力或麻痹。

无感觉障碍,且神志通常保持清醒。

呼吸肌、四肢和躯干肌肉以进行性下行模式减弱。通常无发热,除非并发感染,否则脉搏保持正常或减慢。神经功能受损后,便秘常见。

主要的并发症包括

  • 膈肌麻痹引起的呼吸衰竭

  • 肺部和其他院内感染

食源性肉毒中毒

症状起病急骤,通常在摄入毒素后18至36小时出现,不过潜伏期可能从4小时到8天不等。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和腹泻常先于神经症状出现。

外伤型肉毒杆菌中毒

与食源性肉毒中毒相同,通常累及的是神经系统,但没有消化系统症状,也没有食物致病证据。发病2周前有外伤或穿刺伤(如注射成瘾药物)病史往往有助于诊断。

应当针对皮肤破损及自行注射成瘾药物所导致皮肤脓肿进行彻底检查。

肉毒中毒的诊断

  • 毒素检测

  • 有时进行肌电图检查

肉毒杆菌中毒需与吉兰巴雷综合征(Miller-Fisher型)、脊髓灰质炎中风重症肌无力蜱瘫痪以及重金属、箭毒或颠茄类生物碱中毒相鉴别。

在大多数病例中,肌电图显示对快速重复刺激的特征性增强反应。

食源型肉毒中毒中,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模式和摄入可疑食物来源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如果至少有 2 名患者同时出现症状并且食用了相同食物,则可简化诊断,通过检测血清或粪便中的C. botulinum(肉毒梭菌)毒素可以确诊。在可疑食物中发现肉毒梭菌毒素可确定感染源。

外伤型肉毒中毒中,在血清中发现毒素或从伤口厌氧培养中分离出C. botulinum(肉毒梭菌)细菌可确诊肉毒中毒。

毒素检测只能由特定实验室进行,可以通过当地卫生部门或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找到这些实验室。

肉毒中毒的治疗

  • 支持治疗

  • 马源七价抗毒素

任何已知或怀疑接触污染食物者,都需进行密切监测。给予活性炭可能有效。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常伴有气道反射受损,因此若使用活性炭,应通过胃管给予,并使用带套囊的气管插管保护气道。

最为致命的是

  • 呼吸功能损伤及相关并发症。

肉毒中毒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并接受连续肺活量测量以密切监测。进行性麻痹使患者无法表现出肺活量下降所导致的呼吸窘迫征象。呼吸障碍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以便随时可进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上述支持治疗可将病死率降低至< 10%。

鼻饲 是进食的首选方法,因为它

  • 可简化液体及能量管理。

  • 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从肠道清除C. botulinum(肉毒梭菌))

  • 允许婴儿使用母乳

  • 避免静脉营养本身固有的潜在感染和血管相关并发症。

外伤型肉毒中毒患者需对伤口进行清创,并肠外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或甲硝唑。

抗毒素

一种七价马肉毒抗毒素(HBAT [A到G])在美国上市;它取代了上一代三价抗毒素。抗毒素不能灭活已经结合在神经肌肉接头的毒素;因此,已存在的神经功能损害无法迅速逆转。(只能靠神经末梢的自我修复功能,通常需花费几周甚至几个月。)但是抗毒素可以延缓或阻止病情进一步进展。对于外伤型肉毒中毒患者,抗毒素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抗毒素应在临床诊断后尽快给予,不应延迟等待培养或毒理学结果。如果在症状出现>72 小时后才给予抗毒素,那么疗效可能不大。

将一瓶20或50毫升的七价抗毒素,以1:10稀释后缓慢静脉输注给成人;儿童需调整剂量和输注速度。对于<1岁的婴儿不推荐使用HBAT。所有需要抗毒素的患者必须上报州卫生部门,后者再向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申请抗毒素,因为CDC是唯一的来源;临床医生不能直接从CDC获得抗毒素。

由于抗毒素是自马血清提取,因此可能会出现过敏或血清病。(有关预防措施,请参阅 药物过敏;如需治疗,请参阅 过敏反应.)

经验与提示

  • 七价马肉毒杆菌抗毒素不用于婴儿肉毒中毒;取而代之的是人肉毒杆菌球蛋白。

人肉毒中毒免疫球蛋白可用于A型和B型婴儿肉毒中毒的治疗;可从婴儿肉毒中毒治疗和预防项目(IBTPP— 拨打510-231-7600或参阅婴儿肉毒中毒治疗与预防计划网站)获取。剂量为50毫克/千克,静脉缓慢注射。

肉毒中毒的预防

由于微量的 C. botulinum(肉毒梭菌)毒素即可导致严重的疾病,因此所有怀疑含有毒素的材料都需要特殊处理。家庭罐装食品在食用前正确装罐和充分加热至关重要。出现变质迹象以及罐体肿胀或渗漏的罐装食品应予丢弃。

由于经常发生局部反应和缺乏长期免疫原性,曾经可用于肉毒杆菌或其毒素工作人员主动免疫的类毒素已不再生产。新的重组毒素疫苗正在研究中。有关标本采集和处理的细节可以从州卫生部门或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获得。

感染后不会产生对C. botulinum(肉毒梭菌)毒素的免疫力。

关键点

  • 肉毒中毒可以由摄入食源性毒素、梭菌伤口感染产生毒素,或者在婴儿摄入C. botulinum(肉毒梭菌)芽孢后并定植于其肠道而发展。

  • 肉毒中毒也可由治疗或美容原因注射或吸入人造肉毒毒素(以气雾形式)而引起。

  • 肉毒梭菌毒素阻断周围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从颅神经开始的双侧对称下行性无力。

  • 感觉和精神状态不受影响。

  • 烹饪破坏肉毒毒素,但无法破坏孢子。

  • 对于诊断,可用毒素测定。

  • 对成人和儿童应使用经州卫生部门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 获取的七价马肉毒杆菌抗毒素 (HBAT),不建议 <1 岁的婴儿使用HBAT,而应给予人肉毒中毒免疫球蛋白。

更多信息

以下英语资源可能会有用。请注意,本手册对这些资源的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1. Infant Botulism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Program: Web site or call 510-231-7600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otulism, 2021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