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磷酸钙沉积病 (CPPD)(有时仍称为假性痛风或 CPP 晶体关节炎)是由焦磷酸钙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中而导致的疾病,表现为类似痛风的间歇性发作的疼痛性关节炎或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性关节炎。
结晶沉积在关节液和关节软骨内,并导致各种程度的炎症和组织损伤。
关节液内发现 CPP 晶体可确诊。
治疗是用药物来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尽管没有药物可以减少 CPP 结晶在关节中的沉积。
CPP 晶体关节炎常发生于老年人,男女发病几率相当。
焦磷酸钙沉积病的病因
在某些患者体内形成 CPP 晶体的原因尚不清楚。结晶会发生于存在以下情况的人:
以前的关节损伤(包括手术损伤)
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异常蛋白的沉积(淀粉样变性)
由甲状旁腺激素高导致的血钙水平异常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组织中的铁浓度异常高(血色沉着病)
血镁水平异常低(低镁血症)
某些罕见疾病,包括低磷血症、Gitelman 综合征、低磷血症性佝偻病和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
老年人
但多数 CPPD 患者没有上述情况。该病罕见有遗传性。
CPP 结晶常发生在骨关节炎受累关节,原因不清楚。但是,关节 CPP 结晶沉积可能不会引起症状。
焦磷酸钙沉积病的症状
焦磷酸钙沉积病的诊断
焦磷酸钙沉积病的治疗
关节液引流和注射类固醇(有时称为糖皮质激素或皮质类固醇)
使用药物缓解由炎症导致的疼痛和肿胀
物理疗法
急性 CPPD 的治疗与急性痛风相似。治疗通常可以阻止急性发作和预防复发,但不能逆转已经出现的关节受损。关节液过多时可抽液引流,并同时在关节内注射类固醇以快速减轻炎症和疼痛。
口服药物有助于治疗 CPPD。急性发作时,最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来迅速镇痛消炎。
每日小剂量(通常 1 或 2 片)口服秋水仙碱(参见表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可限制发作次数。
口服类固醇对治疗急性 CPP 关节炎发作有效,对某些不应服用 NSAID 或秋水仙碱的患者特别有用。
如果患者不能耐受类固醇、NSAID 或秋水仙碱,使用抑制免疫系统和炎症的药物(如每天注射阿那白滞素)可能有效。
与痛风不同,还没有能特效并长期治疗 CPPD 的方法。但物理治疗(如肌肉拉伸活动和全范围关节活动练习)可有助于保持关节功能。
焦磷酸钙沉积病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