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便秘

作者:Deborah M. Consolini, MD,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Hospital
Reviewed ByAlicia R. Pekarsky, M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pstate Medical University, Upstate Golisano Children's Hospital
已审核/已修订 修改的 3月 2025
v1082318_zh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便秘是指排便延迟或排便困难。这是高达 5% 的儿科门诊就诊的原因(1)。

大便的正常频率和稠度因儿童的年龄和饮食而有所不同;而不同个体之间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

大多数(90%)正常新生儿在生后的24小时内有胎粪排出。在生后第一周内,婴儿每天的大便次数是4到8次;母乳喂养的婴儿的排便次数要高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在生后的最初几个月,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平均排便3次,而配方奶喂养的婴儿每天平均排便2次。到2岁时,排便频率减低至略低于2次/天。4岁后,排便频率降低至略高于1次/天。

一般情况下,小婴儿用力的征象(例如,使劲)并不意味着便秘。婴儿的肌肉需要逐渐发育来协助排便。

参考文献

  1. 1.Mutyala R, Sanders K, Bates MD.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constipation for the primary care clinician. Curr Probl Pediatr Adolesc Health Care.2020;50(5):100802.doi:10.1016/j.cppeds.2020.100802

儿童便秘的病因

儿童便秘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 器质性(5%)

  • 功能性(95%)

器质性

便秘的器质性病因包括特殊的结构,异常、神经性、毒性/代谢性或肠道疾病。虽然这在婴幼儿中较为罕见,但其识别至关重要(详见表格 婴幼儿便秘的器质性原因)。

最常见的器质性病因是:

其他可能在新生儿时期或之后时期内表现出症状的器质性病因包括

功能性

功能性便秘是因器质性病因之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排便困难。

儿童易于在以下三个时期发生便秘:

  • 在添加谷物和固体食物后

  • 如厕训练期间

  • 开始上学时

以上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将排便变成一种不愉快的经历。

儿童有时会推迟排便,这是因为大便干硬且排便不适,或是因为他们不愿中断玩耍。为了避免排便,儿童会收紧肛门外括约肌,将粪便推向直肠穹隆的更高位置。如果这种行为如果重复的话,那么直肠就会延展,以适应滞留的粪便。接着,排便的紧迫感就减低了,粪便会变得更加坚硬,从而进入到排便疼痛和便秘加重的恶性循环中。有时,软的粪便会绕过阻塞的硬便排出,从而导致大便失禁

对于较大的儿童而言,低纤维高乳制品的饮食可能会引起粪便干硬,导致排便不适,并且会引起肛裂。肛裂引起排便疼痛,导致类似的延迟排便的恶性循环,造成大便干硬,排便痛苦。

应激,控制意愿和性虐待也是粪便滞留及其之后便秘的部分功能性病因。

表格
表格

儿童便秘的评估

评估时应注意区分功能性便秘与器质性便秘。

病史

现病史对于新生儿,应明确是否排过胎便,若已排胎便,需知是何时排胎便的。对于较大的婴儿及儿童,临床医生应询问出生后24至48小时内胎便延迟排出的病史。病史还应记录便秘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排便的频率和黏稠度,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是否在特定事件后开始,如引入某些食物或可能导致大便滞留的应激因素(例如开始如厕训练)。重要的伴随症状包括遗粪(大便失禁),排便不适感,大便带血或排血便。饮食成分,特别是液体和纤维的摄入量应该注意。

系统回顾针对可能是由器质性病因导致的症状进行询问,包括新发的吸吮无力,肌张力减退,以及12个月龄之内摄食过蜂蜜(婴儿肉毒中毒);寒冷耐受不良、干性皮肤、疲乏、肌张力减退、延迟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尿频、烦渴(内分泌疾病);步态改变、下肢疼痛或无力、尿失禁(脊髓损伤);盗汗,发热,体重下降(肿瘤);呕吐、腹痛、生长缓慢和间歇性腹泻(肠功能紊乱)。

既往史应询问已知可能导致便秘的疾病,包括囊性纤维化乳糜泻。需注意是否服用过致便秘的药物以及接触过含铅油漆粉尘。临床医师应询问既往便秘发作史和便秘家族史。

体格检查

首先要对患儿的不适或痛苦程度及全身表现(包括皮肤和发质)进行全面的评估。对身高和体重进行评估,并绘制生长曲线图。

进行体格检查时应重点关注腹部,肛门以及神经系统。

腹部视诊是否膨隆,听诊肠鸣音是否改变,触诊腹部是否有包块以及腹部柔韧度。肛门视诊是否有肛裂(注意动作不要粗暴导致裂口延长)。肛门指诊时要轻柔,注意大便性质是否改变,留取样本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直肠检查应注意肛门开口的紧张度以及直肠腔内是否有粪便。肛门部检查时还应包括肛门的位置以及骶骨表面皮肤是否有毛发生长或小凹陷。

婴幼儿神经系统检查应重点关注肌张力和肌力。对于较大的儿童,应注意步态,深部腱反射,以及下肢无力的体征。

危险信号

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 胎粪排出延迟(出生后>24~48小时仍未排便)

  • 肌张力减退以及吸吮不良(提示婴幼儿肉毒杆菌中毒)

  • 步态及深部腱反射异常(提示脊髓受损)

临床表现解析

提示新生儿有器质性病变的一个主要发现就是出生时即有便秘。排便功能正常的患儿不大可能有显著的结构异常。

对于较大的儿童,提示器质性病因的线索包括全身症状(特别是体重减轻、发热或呕吐)、生长迟缓(生长曲线百分位数下降)、整体病态表现,以及检查发现的任何局灶性异常(参见表格婴幼儿和儿童便秘的器质性病因)。对于那些除了便秘外没有其他症状、未服用致便秘药物且体格检查正常、外表健康的儿童,很可能是功能性疾病

正常儿童当粪块在直肠内堵塞导致直肠膨胀或者存在肛裂时会发生功能性便秘。使用致便秘药物或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时出现的便秘可以归因于药物或食物。已知易致便秘的食物包括乳制品(如牛奶、奶酪、酸奶)以及不含纤维的淀粉类和加工食品。然而,如果食用小麦后出现便秘症状,应考虑乳糜泻。 如患儿遭遇新的应激事件(例如,新增了一个兄弟姊妹)或有其他潜在的导致大便干结的原因,但是体格检查正常,支持功能性便秘。

检查

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除非是对便秘的常规治疗无反应,才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如果患者一直对治疗无反应或者怀疑有器质性病变,应行腹部X线片检查。

针对器质性病因所做的检查,应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见表 婴幼儿便秘的器质性病因):

儿童便秘的治疗

对于便秘的具体器质性病因,应予以治疗。

功能性便秘理想的起始治疗方案应该是:

  • 饮食结构改变

  • 行为矫正

饮食结构改变因儿童年龄而异。3至6月龄后的婴儿可给予西梅汁。较大婴儿及儿童应增加水分摄入、多食用水果、蔬菜及其他纤维来源,并减少易致便秘的食物(如牛奶、奶酪)摄入。

行为矫正对于较大的儿童,如果接受过上厕所的训练,应鼓励他们餐后规律排便,并且制作一个强化表,鼓励他们按时排便。对于正在接受如厕训练的儿童,有时可暂停训练直至便秘缓解。

对治疗无反应的便秘治疗时重在嵌塞解除,维持规律饮食及规律排便。嵌塞解除可以经口或经直肠灌药。口服药物需要摄入大量液体。直肠给药属侵入性的,操作会有困难。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由父母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操作;然而,如果门诊治疗不成功,有时需要住院进行嵌塞解除。通常,婴幼儿不需要极端治疗,但如果需要干预,甘油栓通常足够。为了维持肠道的健康,一些儿童需要给予非处方药膳食纤维补充剂。这些补充剂需要每天摄入32到64盎司(1到2升)的水才能有效(见表 儿童便秘治疗 )。

表格
表格

关键点

  • 功能性便秘占所有便秘的95%。

  • 器质性病因占少数,但也应该引起注意。

  • 出生后>24~48小时胎粪排除延迟,应怀疑是否有结构紊乱,尤其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 早期进行饮食干预和行为矫正可以成功的治疗功能性便秘。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