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是一种常见症状,尤其是在婴儿期。大多数皮疹并不严重。
婴幼儿及儿童皮疹的病因学
皮疹可由感染(病毒、真菌或细菌)、接触刺激物、特应性、药物过敏、其他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或血管炎引起(见表格婴幼儿及儿童皮疹的某些病因)。
图为传染性软疣的皮损。典型皮损为直径1至5毫米、单个或成簇分布的坚实而无痛性丘疹。皮损呈珍珠白色至粉色,半球形,可伴有脐凹。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这张照片显示感染HIV的儿童脸上非常严重的病变。巨大型软疣提示严重的免疫缺陷。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这张照片显示的刺激性尿布疹(“W-皮炎”)。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这张照片显示由真菌念珠菌引起的尿布疹。
图片由医学博士Thomas Habif, MD.提供。
这张照片显示了由于忽视而引起的严重尿布皮炎。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多形性红斑以目标部位或虹膜病损为特点,即中心呈紫色的环形病损,周围有粉红色晕,由苍白环隔开。
DR P.MARAZZI/SCIENCE PHOTO LIBRARY
图为常见于新生儿面部的珍珠色的小囊肿。
SCIENCE PHOTO LIBRARY
这张照片显示,一名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舌头上因念珠菌感染而出现蓬松的白色分泌物。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特应性皮炎常见于婴儿期。急性期面部发生红色渗出结痂性皮疹,继而蔓延至颈部、头皮、四肢及腹部。
Image provided by Thomas Habif, MD.
这张照片显示一个孩子的前臂在应用临时的黑色“指甲花”纹身后出现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皮肤表现从水泡形成的红斑到大疱性水肿。皮损的形态或分布部位的不同可以提示特异的接触物。在这张图片中,肢体上的线性条纹表明接触了植物(例如毒藤或毒漆树)。
Image provided by Thomas Habif, MD.
这张照片显示乳痂呈增厚的、黄色硬痂和弥漫性红斑。
Biophoto Associates/SCIENCE PHOTO LIBRARY
荨麻疹病变(风团或荨麻疹)是由局部真皮水肿引起的迁移性、隆起、瘙痒、红色斑块。
图片由医学博士Thomas Habif, MD.提供。
总而言之,婴儿和年幼儿童皮疹 最常见的病因 包括
许多病毒感染可以引起皮疹。一些(例如,水痘和麻疹,由于疫苗接种,这两种情况目前并不常见,但应在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中考虑;传染性红斑)具有相当典型的外观和临床表现;其他则是非特异性的。皮肤药物反应通常是自限性斑丘疹性皮疹,但有时会出现更严重的反应。
皮疹罕见但严重的原因 包括
婴幼儿皮疹的某些病因
| 病因 | 有提示意义的临床表现 | 诊断方法 | 
|---|---|---|
| 感染 | ||
| 念珠菌感染 | 尿布区似牛肉的红色皮疹,周边是邻近的卫星病灶,包括皮肤皱褶。 舌头或口腔粘膜上常有蓬松的白色斑块。 近期抗生素使用史 | 病史和体格检查 有时刮擦氢氧化钾湿法涂片 | 
| 水痘* | 面部、头皮、躯干和四肢近端的红色小点,持续10~12小时,发展为小丘疹、水疱,然后形成脐凹状脓疱,最终结痂 严重瘙痒水泡,这也可能发生在手掌,脚掌,头皮和粘膜,以及在尿布区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脸颊上的红斑汇合(掴脸颊外观) 有时发热,不适感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非大疱性脓疱疮: 口鼻附近的无痛性但有痒感的红肿处,很快就溢出脓液或液体,形成蜂蜜色的痂 大疱性脓疱病: 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 无痛、充满液体的水泡,主要位于胳膊、腿和躯干,周围皮肤发红且瘙痒,破溃后形成黄色或银色的结痂。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游走性红斑皮疹;一种扩大(约5-7厘米)的红斑病变,有时伴随中央消退或罕见的紫癜(2%)。 通常疲劳,头痛,关节或身体疼痛 通常发生于存在蜱暴露风险的地方性区域,伴有或不伴有蜱咬。 | 病史和体格检查 有时需要血清学检测 | |
| 麻疹* | 斑丘疹首先出现在脸上,并蔓延到躯干和四肢 通常有科泼力克斑(颊黏膜白点) 发烧,咳嗽,鼻炎,结膜充血 | 病史和体格检查 血清学试验(因公共卫生原因) | 
| 瘀点状皮疹,有时有暴发性紫癜 发烧,嗜睡,烦躁 在年龄较大的儿童,脑膜刺激征 心动过速,有时低血压 | 血与脑脊液革兰染色和培养 | |
| 肉色脐样丘疹集群 无瘙痒或不适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在高热4到5天后突然出现的斑丘疹,通常在发热消退时出现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风疹* | 有时发痒的皮疹从脸部开始向下蔓延,表现为粉红色或淡红色的斑点(可能汇合形成均匀的色斑),通常在扩散时脸部皮疹消退 持续高达3天 通常淋巴结病(枕骨下、耳后、颈后),轻度发热 | 病史和体格检查 血清学试验(因公共卫生原因) | 
| 猩红热(丹痧) | 发烧,有时会喉咙痛 通常在发热后12-72小时出现,从胸部、腋窝和腹股沟开始的全身性细小、红色、粗糙质地、可褪色的皮疹 口周特征性的白斑(口周苍白),重点在皮肤区域(巴氏线),草莓舌 通常伴随有手掌和脚掌,指端和趾端以及腹股沟的广泛性脱皮 | 病史和体格检查 常进行快速链球菌检测或咽拭子培养 | 
| 大面积痛性红斑进展为巨大的、松弛性水疱,易于破裂,并留下大面积脱皮。 轻压水疱,疱壁向侧向扩展(尼氏征阳性)。 不累及粘膜 通常发生在年龄<5岁的儿童 | 病史和体格检查 有时候需通过活检和/或培养来证实 | |
| 鳞屑,椭圆形病变伴有边缘轻微隆起,而中央则无病变 轻度瘙痒 | 病史和体格检查 有时需对皮损进行刮片,以行氢氧化钾湿片检查。 | |
| 病毒性感染(全身性) | 斑丘疹 通常有病毒性呼吸道症状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超敏反应 | ||
| 特应性皮炎(湿疹) | 慢性或复发性的红色,鳞片状斑块,往往出现在曲肌褶皱内 有时具有家族史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严重瘙痒红斑,有时伴有小水疱 无全身表现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弥漫性斑丘疹 目前或近期(1周以内)用药史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发热,不适,咳嗽,喉咙痛,结膜炎的前驱症状 痛性粘膜溃疡,几乎总是在嘴和嘴唇出现,但有时也出现在生殖器和肛门区域 大面积痛性红斑进展为巨大的、松弛性水疱,易于破裂,并留下大面积脱皮;可能影响脚底但通常不影响头皮 轻压水疱,疱壁向侧向扩展(尼氏征阳性)。 有时使用致病药物(例如,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抗癫痫药物) | 病史和体格检查 有时需活检 | |
| 界限清楚,瘙痒,红色,隆起的病变 有或没有暴露于已知或潜在过敏原的病史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血管炎 | ||
| 在数天至数周内分批出现的可触及紫癜,通常在重力依赖部位(例如,腿部,臀部) 通常有关节炎,腹痛 有时有血尿,血红素阳性的粪便,和/或肠套叠 通常发生在年龄<10岁的儿童 | 病史和体格检查 有时需皮肤活检 | |
| 弥漫性红斑斑丘疹,外观上不尽相同(如荨麻疹,靶样,紫癜),但从不表现为小疱或大疱状;可能涉及手掌和/或脚底 发烧(通常> 39℃)持续>5天 红色,嘴唇干裂,草莓舌,结膜炎,颈部淋巴结肿大 手和足的水肿。 接着是手指和脚趾的脱屑,并延至手掌和脚底 | 临床标准 检测以排除其他疾病 | |
| 其他 | ||
| 头皮上红色和黄色的麟屑(乳痂),有时也累及皮肤褶皱处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尿布疹(无念珠菌感染) | 尿布区亮红疹,不累及褶皱部位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瘀点性皮疹,苍白 通常在感染性结肠炎期间或感染后出现,表现为腹痛,呕吐和血性腹泻 少尿或无尿 高血压 | 全血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和外周血涂片,以检测微血管病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的依据 肾功能检查 大便检测(志贺毒素检测或特定的培养大肠杆菌 O157:H7) | |
| 新生儿脸部微小的珍珠样囊肿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粉红色的斑点,对称性分布,最先出现于四肢,接着转变成经典的靶样病变,外周粉红色环围绕中心白斑 有时口腔黏膜病变,瘙痒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痱子(热疹) | 红色的小丘疹或偶有小水泡 最常见于年幼儿童,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儿童,特别是在湿热的天气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毒性红斑 | 扁平的红色斑疹(中间通常有白色丘疹样隆起),多达半数的婴儿会出现此类皮疹 年龄超过5天后罕见,通常在7-14天内消失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新生儿痤疮 | 新生儿面部的结节性红斑,有时中心有白点 通常发生在出生后2周到4周之间,但是也可能发生在生后4个月之后,并持续12-18个月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有时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皮损通常初起为躯干或四肢近端单个的,瘙痒的,直径为2~10cm的卵圆形的红色前驱斑。 前驱斑出现后7-14天,躯干部出现大面积的粉色或红色,鳞状,卵圆形的斑片,有时会呈现一种特征性的圣诞树样分布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
| *由于疫苗接种,该病因目前并不常见,但对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应考虑该病。 | ||
婴幼儿皮疹的评估
病史
现病史关注疾病的时间过程,尤其是皮疹和其他症状之间的关系。
系统回顾 重点是病因性疾病的症状,包括胃肠道症状(提示免疫球蛋白A相关性血管炎[以前称为过敏性紫癜]或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关节症状(提示免疫球蛋白A相关性血管炎或莱姆病),头痛或神经症状(提示脑膜炎或莱姆病)。
既往病史应记录近期使用过的所有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及抗癫痫药物。注意有无遗传性过敏症家族史。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首先应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尤其是发热。初次观察时,需评估患儿是否存在嗜睡、烦躁或痛苦体征。全面体检完成后,尤其要注意皮损的特点,包括是否存在水疱、大疱、瘀点、紫癜或荨麻疹,以及是否累及粘膜。虽然年龄小于2岁的儿童往往没有脑膜刺激征的体征,但是仍应评估儿童是否存在脑膜刺激征(颈部僵硬,克尼格和布鲁金斯基体征)。
危险信号
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 水疱或皮肤脱落 
- 腹泻和/或腹痛 
- 发热,无法安抚或极度易怒 
- 粘膜炎症 
- 淤点和/或紫癜 
- 荨麻疹伴有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解析
一般情况良好,且无全身症状或体征的儿童,不太可能有危险的疾病。皮疹的出现通常缩小了鉴别诊断的范围。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有助于确定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并常提示诊断(见表婴幼儿皮疹的一些病因)。
大疱和/或皮肤脱落,提示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或Stevens-Johnson综合征,这是公认的皮肤病急诊。川崎病、麻疹、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可能出现结膜炎。任何出现发热并伴有瘀点或紫癜的儿童,必须仔细评估脑膜炎球菌血症的可能性。如出现出血性腹泻伴有苍白和瘀斑,就应提高对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可能性的警惕。发烧超过5天,且有黏膜炎症和皮疹的证据,提示应考虑和进一步评估川崎病。
检查
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通常病史及体格检查即足以明确诊断。检查针对潜在的生命威胁,包括脑膜炎球菌血症的血液和脑脊液革兰染色及培养;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需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肾功能检测和粪便检查。
婴幼儿皮疹的治疗
针对病因实施治疗(例如,采用抗真菌乳膏治疗念珠菌感染)。
对于尿布疹,目标是保持尿布区域清洁和干燥,主要通过更频繁更换尿布,并用温和的肥皂和水轻轻清洗该区域。有时含有氧化锌或维生素A和D的屏障软膏可能会有所帮助。
可以通过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羟嗪、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来减轻婴儿和儿童的瘙痒。
抗组胺药的一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嗜睡、头晕、恶心和呕吐、烦躁或情绪不稳(某些儿童中)、排尿困难、视力模糊及意识混乱。
关键点
- 大多数儿童皮疹是良性的。 
- 对于大多数婴儿和儿童的皮疹,病史及体格检查就足以诊断了。 
- 由于严重疾病引起的皮疹,通常都有疾病的全身性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