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指急欲呕吐前的不适感,由于刺激传入至髓质呕吐中枢所引起(包括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升高)。当腹肌出现非自主收缩,胃底及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时,胃内容物被用力排出,即发生呕吐。
呕吐应与反流鉴别,反流时胃内容物经口排出,但不伴恶心或腹肌收缩。贲门失弛缓症、反刍综合征或曾克憩室患者,常有未消化食物反流,不伴恶心症状。
婴幼儿恶心及呕吐见另述。
并发症
严重呕吐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常见代谢性碱中毒及低钾血症),较少见食管撕裂,包括部分性撕裂(Mallory-Weiss综合征)或完全性撕裂(Boerhaave综合征)。
如果患者失去知觉或只有部分知觉,呕吐物可能会被吸入(吸入)。呕吐物中的酸会严重刺激肺部,导致吸入性肺炎。
慢性呕吐可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及代谢紊乱。
恶心和呕吐的病因
当呕吐中枢受影响时,患者表现为恶心及呕吐。病因可能源于胃肠道 (GI) 或中枢神经系统 (CNS),也可能由多种全身性疾病引起(见表格 恶心和呕吐的一些病因)。
呕吐及恶心最常见的病因如下:
- 药物或非法药物 
- 中毒 
恶心和呕吐的罕见原因 包括以下这些:
-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 慢性恶心呕吐综合征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并不常见,其特征为严重呕吐、间断发作,或仅为恶心间断不定期发作,发作间期无任何不适,且不伴有解剖结构异常。最常见于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5岁),成年后趋于缓解。成人周期性呕吐可能由长期使用大麻(大麻剧吐综合征)引起;呕吐可以通过洗个热水澡缓解,并在停止吸食大麻后消退。
慢性恶心呕吐综合征 是一种中枢介导的肠脑轴紊乱综合征或疾病,其特征是症状持续至少 6 个月(包括最后 3 个月)。令人讨厌的恶心和/或呕吐每周至少发生一次。对于在常规检查(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后没有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证据的患者,以及自我诱导呕吐、进食障碍、反流和反刍已被排除(1)。
恶心及呕吐部分病因
| 病因 | 临床表现* | 诊断方法 | 
|---|---|---|
| 消化道疾病 | ||
| 腹胀 手术后或患有严重疾病或电解质异常的风险增加 | 临床评估 X 光或 CT 扫描 | |
| 便秘、腹胀及胀气 常呕吐物含胆汁,可见腹部手术瘢痕或疝 | 腹部立卧位片 | |
| 呕吐和腹泻 体检无异常发现 | 临床评估 | |
| 胃轻瘫 | 进食数小时后,呕吐部分消化食物 常见于血糖升高或腹部手术后的糖尿病患者 | 腹部立卧位片 有时胃排空扫描 | 
| 轻至中度恶心,持续数日,可伴呕吐 黄疸、厌食、不适 有时肝区可有轻压痛 | 血转氨酶、胆红素及肝炎病毒检测 | |
| 腹部剧痛 常有腹膜炎体征 | 见急性腹痛 | |
| 毒物摄入(众多) | 常有确切中毒史 | 根据不同毒物选择检测 | 
| 中枢神经系统 (CNS) 疾病 | ||
| 脑肿瘤 | 头晕和/或头痛 有时精神状态改变和/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 头部CT或MRI | 
| 大麻使用(大麻过度呕吐综合征) | 持续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 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大麻 用热水淋浴或戒大麻来缓解 | 临床评估 尿检筛查 | 
| 根据病史易见 | 头部CT | |
| 中枢系统的出血 | 突发头痛,伴精神状态改变 脑膜刺激征常阳性 | 头部CT 若CT无明显异常,进行腰椎穿刺 |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头痛逐渐加重 脑膜刺激征常阳性,精神状态改变 脑膜炎球菌菌血症,可出现皮肤淤点* | 头部CT 腰椎穿刺 | 
| 颅内压升高(如血肿或肿块引起) | 头痛、精神状态改变 时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 头部CT | 
| 眩晕、眼球震颤随运动加重 有时伴耳鸣 | 见 平衡异常感和眩晕 | |
| 头痛发作前或发作时伴有神经系统先兆症状或畏光 有反复类似发作病史 偏头痛患者可能发展为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临床评估 若诊断不能明,可考虑完善头颅CT及腰穿 | |
| 根据病史易见 | 临床评估 | |
| 症状发生于应激状态下 进食时有抵触感 | 临床评估 | |
| 全身性疾病 | ||
| 癌症晚期(与化疗或肠梗阻无关) | 根据病史易见 | 临床评估 | 
| 多尿、多饮 常有重度脱水 伴或不伴糖尿病病史 | 血糖、血电解质及酮体 | |
| 药物或违禁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毒性 | 根据病史易见 | 根据不同毒物选择检测 | 
| 肝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 | 有明确相关病史 扑翼样震颤 肝病晚期常有黄疸;肾衰时可有尿素气味 | 肝肾功能 血氨水平 | 
| 妊娠 | 表现为晨吐或进食后呕吐 体检无明显异常(可能脱水) | 妊娠试验 | 
| 根据病史易见 | 临床评估 | |
| 剧痛(如肾结石) | 根据具体病因而定 | 临床评估 | 
| *有时,剧烈呕吐后(由任何疾病或状况引起),上躯干和面部可见淤点,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淤点体征类似。对于有躯体、面部瘀点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一般情况差;为呕吐所致者一般情况好。 | ||
病因参考文献
- 1.Stanghellini V, Chan FK, Hasler WL, et al: Gastroduodenal disorders.Gastroenterology 150(6):1380–1392, 2016.doi: 10.1053/j.gastro.2016.02.011 
恶心和呕吐的评估
病史
现病史应该注意呕吐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与可能诱因之间的关系,如药物或毒素摄入、头部外伤、运动(如,乘车、乘飞机、坐船、游乐设施);呕吐物是否含有胆汁(苦味、黄绿色液体)或血(红色或咖啡色样物质)。重要伴随症状包括腹痛及腹泻;最后一次排便、排气情况;是否存在头痛和(或)头晕等。
系统疾病回顾需注意导致呕吐病因:如绝经期、乳房肿胀(孕期)、多尿、多饮(糖尿病);血尿、腰痛(肾结石)。
既往史应明确常见的诱因:如妊娠、糖尿病、偏头痛、肝脏或肾脏疾病、癌症(包括接受化疗或放疗的具体时间)、既往腹部手术史(可因肠粘连导致肠梗阻)。 明确近期摄入药物或其他物质;因某些物质在摄入数日后,方才表现为中毒症状(如,对乙酰氨基酚、菌菇类)。
需注意反复呕吐家族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应注意有无发热及低血容量表现,如心动过速和(或)低血压。
一般检查注意有无黄疸及皮疹。
腹部查体需特别注意有无腹胀及手术瘢痕;听诊是否有肠鸣音及其性质(如,正常、亢进);叩诊有无鼓音;触诊有无压痛、腹膜刺激征(如,肌卫、板状腹、反跳痛)和肿块、脏器肿大或疝等。进行肛门指诊及盆腔检查(女性),确定是否有压痛、肿块及出血;若有上述表现则应进行定位,亦非常重要。
神经系统查体应特别注意患者意识状态、眼球震颤、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眼征(如,视乳头水肿、静脉搏动消失、动眼神经麻痹);了解有无蛛网膜下隙出血(视网膜出血)。
危险信号
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 低血容量体征 
- 头痛、颈抵抗或意识状态改变 
- 腹膜炎体征 
- 腹胀及全腹鼓音 
临床表现解析
许多结果提示一个或一组原因(见表恶心和呕吐的一些原因)。
若服用药物、违禁药品、毒物或运动短时间后出现呕吐,且神经系统及腹部查体无异常者,呕吐原因可归咎于上述情况,就像妊娠期妇女出现呕吐,若查体无殊,可认定为妊娠所致呕吐。平素健康者出现急性呕吐伴腹泻,查体无殊,多数为感染性胃肠炎,暂时无需进一步检查。
若想到食物就发生呕吐、或呕吐与进食无时间上的相关性,可考虑心因性呕吐,尤其对于有功能性恶心及呕吐个人或家族病史的患者。应询问患者,呕吐与应激事件之间的关系,此时患者可能尚未意识到,或不愿承认因此感到困扰。
辅助检查
所有育龄妇女均应作尿妊娠试验。
如果呕吐严重,持续一日以上、或有脱水,则需做其他实验室检查(如,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血糖、尿常规,有时需查肝功能)。 出现危险症状的患者应进行与症状相适应的测试(见表恶心和呕吐的一些病因)。
对于慢性呕吐患者,需进行上述检查,以及胃镜、小肠平片,同时测定胃排空时间及胃窦-十二指肠动力。
恶心和呕吐的治疗
需针对特定情况,包括脱水进行治疗。即使无严重脱水,静脉补液治疗(0.9%生理盐水1L,或儿童予20 mL/kg),常可缓解症状。在成人中,各种止吐药均有效(见表格 一些治疗呕吐的药物)。根据呕吐的原因及症状严重程度,选择用药。常用药物如下:
- 晕动病:抗组胺药和(或)东莨菪碱贴。 
- 轻度至中度症状:丙氯拉嗪、异丙嗪或甲氧氯普胺 
- 严重或难治性呕吐及化疗相关呕吐:5-HT3拮抗剂、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如阿瑞吡坦)。 
呕吐严重的患者只能使用胃肠外或舌下药物。
无论具体病因,对于精神性呕吐患者,医生应当宽慰患者,同时认识到患者确感痛苦,并设法努力缓解症状。不应当以“一切都是正常的”或“问题在于你的情绪”作为解释。可尝试使用止吐剂对症处理。若需要长期治疗,定期门诊随访,给予患者支持,有助解决问题。
部分用于治疗呕吐的药物
| 药物治疗 | 注释 | 
|---|---|
| 口服抗组胺药 | |
| 晕海宁 | 适用于内耳迷路病变(如,晕动病、迷路炎)。 对于异丙嗪(一种 H1 抗组胺药):短期使用(例如,用于术后或急性眩晕) | 
| 美克洛嗪 | |
| 普鲁米近 | |
| 5-HT3 拮抗剂 | |
| 多拉司琼 | 用于严重或顽固性呕吐,或化疗相关呕吐。 可能副作用:便秘、腹泻、腹痛。 | 
| 格拉司琼 | |
| 昂丹司琼 | |
| 帕洛诺司琼 | |
| 其他药物 | |
| 阿瑞匹坦 | 用于高致吐性的化疗方案。 可能副作用:嗜睡、乏力、呃逆。 | 
| 甲氧氯普胺 | 用于治疗轻度呕吐 | 
| 奋乃静 | 用于治疗恶心和呕吐 | 
| 丙氯拉嗪 | 用于治疗恶心和呕吐 | 
| 奥氮平 | 用于治疗恶心和呕吐 可能的副作用:镇静、认知和运动障碍 | 
| 东莨菪碱 | 用于晕动病 可能副作用:出汗减少、皮肤干燥。 | 
关键点
- 许多恶心和呕吐发作病因明确,查体无殊,仅需对症治疗。 
- 应警惕急腹症或严重颅内疾病体征。 
- 对于育龄女性,必须考虑妊娠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