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概述

作者:Annabelle de St. Maurice, MD, MPH, UCLA,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Reviewed ByBrenda L. Tesini, MD,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已审核/已修订 修改的 4月 2025
v1090493_zh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胎儿及新生儿感染可在妊娠和分娩的不同阶段通过不同途径获得:

  • 产前:感染可经胎盘传播,或在胎膜早破情况下,从下生殖道上行感染(产前)。

  • 产时:在分娩第一阶段(或胎膜早破)期间,感染可能通过下生殖道(外阴、阴道或宫颈)上行传播至宫内的胎儿。在分娩第二阶段,感染可能通过胎儿与母体阴道分泌物或血液直接接触而传播。

  • 产后:新生儿可通过任何潜在途径(如血源性、飞沫)获得感染。

可能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病毒包括 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病毒巨细胞病毒(CMV)以及 乙型肝炎。HIV或乙型肝炎的产时感染发生于胎儿直接接触阴道液体中的病毒,或在胎膜破裂后分娩延迟时,病毒从下生殖道(外阴、阴道、宫颈)上行感染;这些病毒较少通过胎盘传播。CMV通常经胎盘传播。

常见细菌 包括 B组Streptococci(链球菌)、Enteric gram-negative organisms(肠道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是 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Gonococci(淋球菌)syphilis(梅毒)Chlamydia trachomatis(沙眼衣原体)

产前(子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是指发生在分娩前任何时间的明显或亚临床母体感染所致。感染的后果取决于病原体和妊娠期感染时间,包括 自然流产宫内生长受限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例如,风疹感染导致的畸形),以及症状性(例如,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病梅毒)或无症状(例如CMV)新生儿感染。

经胎盘传播的常见感染包括 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梅毒寨卡病毒。HIV和乙型肝炎较不常见地经胎盘传播。

产时感染

产时感染发生于分娩过程中。 新生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毒、乙肝病毒、B组Streptococci(链球菌)、肠道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Streptococci(淋球菌)和Chlamydiae(衣原体)通常是由于接触受感染的阴道血液或液体而发生的。有时上行感染可能发生于第一产程期间,此时胎儿仍在宫内(宫颈未完全扩张且胎头未下降时),特别是如果胎膜破裂后分娩延迟。

产后感染

产后感染是通过与受感染的母亲组织或体液直接接触(例如,结核病,有时也在子宫内传播)、通过母乳喂养(例如HIV,CMV)或通过与家人或访客、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或医院环境接触获得的(众多微生物—见新生儿医院获得性感染)。

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

分娩期和产后感染的风险与胎龄呈负相关。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早产儿尤为明显(参见新生儿免疫功能)。

母亲的IgG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但只有接近足月时方达到有效水平。IgM不能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早产儿内源性抗体生成减少,补体活性也降低。早产儿也更可能接受易导致感染的皮质类固醇和侵入性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长期静脉输液)。

新生儿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新生儿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往往是非特异性的(例如,呕吐或喂养不良、嗜睡或嗜睡增加、发热或体温过低、呼吸急促、皮疹、腹泻、腹胀)。

许多宫内感染可导致或伴随多种生长发育异常,如宫内生长受限、听力障碍、小头畸形、先天性畸形、生长及体重不增(旧称“发育不良”)、肝脾肿大及神经系统异常等。

新生儿感染的诊断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微生物学检查、血常规、炎症标志物

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的新生儿,特别是那些有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应考虑多种感染,包括脓毒症。对于有生长受限、耳聋、小头畸形或其他身体异常、肝脾肿大或神经系统异常等表现的新生儿,应考虑感染如先天性风疹梅毒弓形虫病巨细胞病毒

初始实验室检查可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或降钙素原)。特异性微生物学检测(如培养、核酸扩增)可确认致病微生物。母体检测也可能有帮助。

新生儿感染的治疗

  • 抗菌疗法

  • 支持治疗

对于新生儿疑似细菌感染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及时给予经验性抗菌治疗,如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或氨苄西林联合头孢噻肟。最终的抗菌药物选择是基于与成人类似的培养结果,因为感染微生物及其敏感性并非针对新生儿。然而,药物剂量和频率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年龄和体重。疑似病毒感染或有产前/围产期病毒暴露史者,可考虑给予相应抗病毒治疗(如HIV暴露后预防,疑似HSV感染或暴露时使用阿昔洛韦)。

必要时需提供支持治疗,尤其是存在发热、显著代谢紊乱、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的新生儿。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